首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大经典样本企业”发布

2017-09-29 15:39:30 来源: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 王春
自由贸易,

制度创新释放企业活力

首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大经典样本企业”发布

金婉霞 记者王春

每年进出口贸易增长30%,节省98%的对外支付业务量、受理周期从数月缩短到3-5天,提高资金使用率利息收入28万美元……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投射着制度创新的改革红利。9月28日,首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大经典样本企业”发布,在发布会现场,来自“十大样本经典企业”的企业家们表示,过去四年中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政策让他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长。

“我向各位领导汇报,我们畅联已经于9月13日成功上市,目前股价一直在涨。”发布会现场,徐峰略显激动,“在过去的3年里,我们在自贸区的业务量每年增长超过30%,已经成为畅联发展最主要的拉动力。”

这家于2001年在自贸区成立的国际物流公司,曾面对诸多发展的烦恼。改革前,企业需要将货物从洋山保税港搬到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要由获得资质印上“海关监管”滋养的规定车辆运输和装卸,还必须在完成出区地卡口加封等一系列手续,一旦大单或急单来了,企业就面对“甜蜜的烦恼”,“‘海关监管’车辆有限,一系列手续办理到了高峰时段大排长龙,一部车出卡口最多要2小时。”徐峰说,在自贸区实行“自行运输”政策后,情况大为改观,据估算,改革后,平均每车次可节约30至60分钟,每次运输成本可降低百元。“这种变化主要靠创新,尤其是对细节的优化和完善。”徐峰说,“我们相信,在这种改革红利下,畅联一定可以把更多的业务带到自贸区,畅联要和自贸区共同成长!”

事实上,自贸区的改革红利不但使企业原有业务更大、更强,更关键的是,在“灵活”的体制机制下,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在自贸区变成了“可能”。

2001年,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开始研发糖尿病领域的全球首创新药,该药一旦上市将改写中国在重大慢性疾病领域原创新药研发的历史。当前,我国对国产药品实行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合一的管理模式,只有药品生产企业才可以申请药品注册。而一条药品生产线至少需要几亿元人民币,药物研发企业往往无力承受。面对这“临门一脚”,很多药物研发企业智能忍痛割爱。

“自贸区实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而我们是试点企业。”华领医药CEO陈力说,“这使得企业作为药品研发机构可以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并委托具备资质和能力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批准上市的药品,我们在产品开发上节省了2年时间、近1亿多投资成本,在全球创新的轨道上真正地实现了弯道超车。”陈力说。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杭迎伟在大会发言中表示,企业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主体,下一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将继续从企业发展需要和切身感受出发,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进一步营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更适宜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

截至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新注册企业4.8万家,超过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月均注册企业数量是挂牌前的5倍,新注册企业活跃度超过80%。新设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8781家,占比已从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近20%。实到外资167亿美元,相当于挂牌前20多年总和的两倍。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李忠明
泸州榕山长江大桥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