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洋定位导航安装“中国芯”

2018-05-24 16:49:3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丽云 通讯员 金声 饶泽靖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李丽云 通讯员 金声  饶泽靖

海洋资源大开发时代,国内海上精确定位技术长期依赖于GPS的局面被一项自主研发的“高科技”打破,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的“北斗海洋广域差分高精度定位终端”填补了我国北斗导航在高端海洋工程平台应用的空白,在5月24日由黑龙江省科技厅主办的卫星应用科普展及科普论坛上,该成果作为国内首个针对海上高精度绝对位置定位的终端设备备受关注。

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卫星导航与控制技术科研团队负责人程建华介绍,提起导航,大家脑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GPS,它是由美国研制的全球定位系统,长期以来GPS在海洋定位占据主导地位。一旦有一天突然失去GPS使用权,对漂浮在浩瀚海面上的大量海上船只与海洋平台来说,那将是毁灭性灾难。为拥有独立自主技术,掌控海洋定位,不再处处受制于人,给中国广大海洋平台精确、安全的海上定位服务,该团队历经17年心血,连续10年收集并监测了200个站点的观测数据,光是一个站点每天就需要处理2880点数据。二十多亿点信息的收集与计算使得他们自主研发的海洋导航定位终端的精准度确定在1米之内。如今这个海上专业级导航定位终端可充分支持石油开采、管道铺设、搜救打捞、海上风力发电等船舶行业高端装备的国产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北斗发展战略以及军民融合战略。

哈尔滨工程大学卫星导航与控制技术团队2002年成立,主要围绕海洋工程与国防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深组合导航、卫星姿态控制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从最初的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名师赵琳,到今天的程建华,团队为了中国人装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不再在外国人的“控制”之下出门做事,他们几乎成天都呆在船上做搭载终端的数据搜集。为了科研,很多人错过孩子成长的节点,放弃家里重要的节日,没人提要求,但是从学生到老师,团队成员们连续出差、熬夜、加班,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状态。程建华回忆说,记得最惊险的一次出海,海上风浪特别大,团队坚持在海上实验,他们的船和旁边的船“擦肩而过”,几乎差一点就撞上翻船了。大难不死的几个人回家谁也没敢告诉家人,没顾上互相安慰,又若无其事地匆匆投入工作。

经过团队科研人员多年的刻苦研发,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极区深海空间站自主安全导航理论与关键技术”、 工信部高技术船舶创新专项“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等多个与北斗卫星导航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的资助。

目前,围绕我国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相关研究、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高精度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相关应用成为各国卫星导航的竞争热点。而该团队研发的单北斗工作模式已经打破了西方国家产品在该领域的垄断,下一步,团队将依托于自主成立的哈尔滨哈船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推出更多服务于海洋的北斗导航定位高端产品,为国家海洋工程与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科技日报哈尔滨5月24日电)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马维维
时速350公里,荆荆铁路3标进入铺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