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程院士:智能农机是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8-06-15 17:28:3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过国忠 金亦富

江苏省农业产业稻麦技术体系田间耕播秸秆还田作业示范会,6月15日在泰州市农业开发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程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农业、农机、农艺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智能农业,是促进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生态化,以及实现稻麦高效、绿色、丰产、可持续的关键措施和重要保障。因此,政府要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对智能农机研发与应用的支持力度。”

本次示范会由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扬州大学和泰州市农业开发区等联合召开,重点展示了近年来扬州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出的北斗导航毯苗插秧机、北斗导航钵苗摆栽机、北斗导航秸秆还田双轴匀混深耕施肥起浆自平衡整地一次性作业机、北斗导航秸秆全量还田双轴匀混深耕施肥宽带控深精播开沟复式作业机等4种新型机具,旨在推进智能农机的推广与应用,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扬州大学“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张瑞宏教授介绍,江苏现种植稻麦面积达8000万亩,是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的示范区。但是,近年来,农业生产同样碰到了劳动力严重不足、种植成本开始上升等多方面的制约。为此,扬州大学与国内相关企业合作,联合成立协同创新攻关组,针对农业生产上的难点,采取多学科联合作战,加速研发各类快捷、高效、低耗的智能农机。

首次亮相的北斗导航秸秆全量还田双轴匀混深耕施肥宽带控深精播开沟复式作业机,采用双轴分层切削原理实现秸秆全量留田条件下的土草匀混深旋耕作业,同时复合双辊支撑贴地播种播土作业,做到营养土覆盖种子,种子无障碍落地,行内宽带分散。

“深耕可减少田间耕层秸秆比例,匀混可将秸秆在耕作层中均匀分布,可彻底解决全量秸秆还田带来的秸秆比太高和秸秆成堆现象,双辊支撑贴地播种可解决土壤含水高的地块接地部件粘土问题和种子播深不均匀问题,宽带播种可使种子在行内分散,利于营养吸收,营养土与种子共播可使种子包裹有机肥料利于促发壮苗,开沟、化除复式作业可大大降低作业成本。”张瑞宏说。

张瑞宏告诉记者,北斗导航秸秆还田双轴匀混深耕施肥起浆自平衡整地一次性作业机采用双轴分层切削原理达到超深旋耕的目的,取得旋耕深度≥22cm的技术突破。同时采用将土草搅拌二次的原理达到秸秆与土壤的均匀混合,使秸秆十分均匀地分布于耕作层之中,避免秸秆成堆阻碍作物根系发育,实质性地做到全量秸秆的无害化还田。

机具一次作业可完成水耕、施肥、起浆、平整四道工序,由原耕作工艺的犁耕、碎土、施肥、打浆平整四次作业并为一次,节省三道工序,节省水田耕作成本50%以上。机具配备智能化水平控制系统,使水田平整度大大提高。该技术的问世将引领水田机械向高效、智能、精准化方向发展,将完成水田机械的全面升级改造。

张瑞宏还介绍,北斗导航钵苗摆栽、毯苗插秧机采用电机式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作业精度可达±10cm,机具除直线自动驾驶功能外,还具有计亩、定位、作业速度检测等功能。通过机插秧导航定位数据应用,可为后期水稻施肥、植保、收获等作业提供精准位置信息,便于提高水稻种植全程精准作业程度。同时,喂秧可由驾驶员不停车操作,能节省喂秧辅助人工1~2人,可节省人工成本开支50%以上。该机具可解决插秧机接行不精确、行走操向费力费神、驾驶员易疲劳等问题,提高机插效率10~20%。

张洪程认为,智能农机,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机型的成功研发,是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新成果,将带来夏种夏收农业机具的变革。其中,多重复式作业秸秆还田机械,将使得夏收夏种工作更加快捷、高效、低耗,使得夏收夏种农机具向精准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对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滕继濮
全市首创!北京海淀区开通医药产业“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