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把科技创新植入扶贫产业企业—— 科圣故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有“活水”

2018-07-22 19:51:05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乔地 通讯员贺健

本报记者乔地  通讯员贺健

713,央企扶贫基金重大示范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河南牧原集团牵手央企扶贫基金,和722个贫困县签订了现代畜牧养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目前,牧原的帮扶模式已在全国8省区27个贫困县落地生根,直接帮扶11.6万贫困户3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牧原扶贫模式是河南南阳致力于科技引领带动脱贫攻坚迈大步的一个真实写照。2013年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南阳,把科技创新植入扶贫产业,以创新引领扶贫企业发展,产业企业成为贫困群众增强“造血”功能、高质量脱贫的重要载体,助推33.42万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深融合 科技创新助脱贫

1800年前,科圣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为世界自然科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古往今来,在张衡故里南阳,科技创新一以贯之。

南阳创新实施“两轮两翼”战略,以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为两轮,以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为两翼,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步伐加速,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6%2017年,南阳完成了11.8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任务。

今年以来,南阳以科技为引领,探索开展夏季“两业”攻坚,以创新产业、就业扶贫机制为动力,努力实现扶贫产业示范园、扶贫产业示范基地、扶贫就业车间、牧原“3+N”扶贫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等“七有”, 把贫困群众嵌入扶贫产业链,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科技开发让艾草产业长上了翅膀。在南阳,漫山遍野的艾草,一经开发,“摇身一变”,艾条、精油、香皂、床垫等名目繁多的养生艾产品就新鲜出炉,在国内一线城市供不应求,甚至漂洋过海出口到多个国家。长期致力于艾草产业研究的宛城区科技局局长陈增喜介绍,南阳艾草产品销售占据全国市场的70%,加工品种多达5大类3800个品种,35000多贫困群众因艾产业增收致富。

“全国玉兰之乡”的南召县,实施玉兰扶贫“十百千”工程,投资8000万元打造10个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100家合作社帮助100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销售总收入突破3亿元。目前,南召县实现科技产业增收全覆盖、小项目增收精准到户,做到贫困户有致富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增收项目、有实用技能,确保让每一名贫困群众有业可从、有企可带、有利可获。

“硬植入” ,做强特色产业

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技推广先进的南阳大山农业科技园,是个成立刚刚3年的农业企业,利用超低温脱毒技术培育的草莓苗销往云南贵州等地目前,仅这一项已建成40个大棚,年收入近千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用工等途径,带动周边300多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贫困群众闫富群因病致贫,腿有残疾干不成重活,去年开始在大山科技园浇水薅草,一天80元,年收入两万多。

南召联源生物有限公司拥有“河南珍稀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深山区建立起石斛、白芨等名贵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7个乡镇652户贫困户每亩最低收益4万元。特色种植让山区贫困群众找到了一条“钱”途光明的致富道路。

植入科技元素,做强特色产业,助力脱贫增收,南阳各地妙招频出:

卧龙区借力“中国月季之乡”优势,发展月季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值超10亿元。南阳市成功申办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之后,该区运用先进技术,进一步改良月季品质,推向国际市场,月季品牌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月季产业带动530多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桐柏县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成功研制出具有桐柏特色的茯砖茶,实现了茶叶原料利用最大化。眼下,80多个村、2万余农户从事茶叶生产,优质茶园达11万亩,900多户贫困群众因茶产业增收脱贫。

西峡县大力发展香菇、猕猴桃、中药材特色产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深加工产品:猕猴桃果汁、超微果粉;香菇罐头、脱水脆片;六味地黄丸、太子金颗粒……深加工带来高效益,带动快发展,如今全县仅猕猴桃种植面积就达12万亩,年产值6亿元,从业群众达8万人,3000多贫困群众因此产业增收。

“凤还巢”,提升内生动力

位于镇平县杨营镇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内一派忙绿的景象,借助网络平台销往国内各地以及国外的货物,在这里装车源源不断的发出。电商扶贫是扶贫的新业态,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也吸进了高学历人才回归创业,目前,进驻该园的电商企业160余家,这是南阳依托人才优势、突出科技支撑,创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南阳引才育才,以人才用科技,以人才促创新,以人才引领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南阳打出了一套引才育才“组合拳”,启动“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程,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全面深化京宛人才科技对口协作,采取“启动资金+基金投资”的形式支持产业领军人才投资创业,掀起一轮人才回归、技术回乡热潮。发挥 “回创之星”的积极引领作用,完善南阳籍在外人才信息库,广泛开展乡情联络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秀学子家乡行等活动,吸引在外各类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社旗县回乡创业青年李富文,采取“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发展仿真花产业,1600余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被评为"全国青年致富带着人”的内乡县回乡创业青年徐红飞,回乡创办了兴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5个村159户贫困户年增收不低于3000元

像这样的田间地头“扶贫车间”南阳市共建设1418个,有96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也带动了服装、电子、食品、包装、机械加工等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群众脱贫致富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科技长入已成为南阳的特色,也让南阳脱贫攻坚的步伐更加坚实。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范琪
黑龙江七台河—广东江门联合产业科技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