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院士产业点燃创新型经济引擎

2018-08-16 17:34:09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建高 孙丽云

本报记者王建高 通讯员孙丽云

初秋的青岛传来喜讯:我国自动控制领域著名专家王子才院士及其研究团队的青岛仿生导航技术研究院启动;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西拉姆•拉玛克里西纳的纳米纤维新材料让呼吸更美好;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青岛海水稻让“农业荒漠”变良田;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璞团队填补小核酸药物转运研究多项空白;加拿大皇家科学院王玉田院士团队攻克一类创新专利药难关;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寻找地下种子能满足全国30%电力需求……

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青岛市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表示,由李沧区打造的青岛国际院士港坚持创新驱动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培育院士生态体系和经济成长体系,充分利用中国籍院士、华裔外籍院士、纯外籍院士各占1/3的格局,把人才、资本、信息等各方面资源充分集聚起来,在增强科技供给上积极作为,争取布局大科学装置,在入港院士参与甚至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上实现突破,建设成为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院士产业集群区。

集聚院士团队,发力创新型经济

将天然海产品加工后产生的贝壳,制造成健康环保的建筑结构体“水性涂层材料”,室内涂装24小时内,可将因其他家装材料产生的甲醛物质去除率高达87%以上。融创新材料工程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侯立安院士自豪地说,全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全力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新材料集成研究及产业化中心。

倪维斗院士的非并网(多能源协同)风能海水淡化一体化成套装备,每生产1吨海水淡化水能减排温室气体4公斤,一套日产万吨级的装备,每年可减排14600吨二氧化碳,并为陆地节约365万吨淡水。

两年多来,青岛国际院士港累计签约引进海内外院士达到108名,其中外籍院士81名,已有纳米新材料、小核酸靶向治疗肿瘤、海水淡化等16个院士项目落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全球范围内创新型经济浪潮势不可挡。王希静说,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院士是带头人,院士是引领者。以院士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推动科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业态,实现“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产业优化”的连锁效应。

目前,青岛国际院士港正在全面规划建设院士研究院、院士产业核心区、院士技术论坛、院士产业基金等八大板块,打造高技术产业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提速院士科技成果转化

日前,在“新动能、新引擎”2018青岛国际院士港项目招商推介会上,青岛国际院士港集中推介百余位院士和项目,现场签约10个项目近30亿元。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选院士和产业布局开始,就考虑产业化和应用前景,院士项目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成果以市场为导向。李沧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谭鹏介绍,青岛国际院士港坚持国际性、顶尖性、中坚性、市场性的“四项原则”, 建立前期洽谈对接、 院士现场考察 、达成合意意向、 提供申报材料、 项目评审评估、 洽谈协议内容、 注册项目公司、 院士签订协议、 提供装修方案、 办公场所装修、 正式交付使用、 院士团队入驻等一条龙路线图,这是院士科研成果转化率高的最重要原因。

“纳米纤维静电纺丝之父”西拉姆院士带来了最新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技术,打造出防雾霾、隔尾气、隔沙尘、防潮防雨、透气好、透光好、价格亲民的呼吸健康产品。这种纳米技术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空气净化、水净化以及表皮生长的应用材料。陈璞院士研制的抗肿瘤多肽小核酸粉剂已出来样品,每克100万-150万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韩国科学技术翰林院、韩国工程翰林院四院院士帕克结缘“发泡帝”为新材料产业化开疆拓土……

既给院士荣誉的“面子”,也给“里子”

“开始团队研发的产品比较单一,是从成瘾机理出发研发的毒品成瘾这一条生产线,这在国内是空白,后来又计划研究新的生产线,由于生物医药行业技术产品化过程漫长和具有不确定性,较难得到资金支持。院士港帮助我们对接了投资人,扩展了两个新的项目,目前产品线已经达到了三个。”王玉田院士十分感激地说,目前团队已获得3项专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帮院士实现成果的市场转化,李沧区制定了《青岛国际院士港资助服务暂行办法》,根据院士项目的进度和产出情况,给每位全职院士最高1亿元的项目资助、最高1200万元的生活补助,院士实验楼和人才公寓一应俱全。青岛同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青岛国际院士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针对院士项目的产业基金,支持院士产业发展。

“妈妈式+互联网”服务解决了院士团队后顾之忧。李沧区构建“全身心、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体系,每个院士项目分别由一名区级领导牵头,在科技、人才等方面有职能优势的区级牵头部门负责人和联络人及院士港综管办工作人员,组建“四对一”的联络小组。由联络小组全权负责院士项目签订协议、开工建设、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等工作,推动院士项目实现产业化。

为尽快解决西拉姆院士的静电纺丝项目落户,院士港“四对一”联络小组配合院士团队找厂房,做市场调研、产品推广。目前,西拉姆院士项目一期产品纳米纤维滤材,已与中德合资顺达墨瑟门窗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初期合作需求每年5000万元。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滕继濮
全市首创!北京海淀区开通医药产业“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