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创新手术 两项世界纪录刷新

2018-11-14 15:37:59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史俊斌 王睿 丛墨涵

11月14日上午,59岁的山西人女士术后4个月来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复查高兴地向记者展示她的身体恢复状况,举小哑铃、手臂伸展,灵活自如。“一下就祛除了我十年的疼痛,大家看看,我原先右胳膊抬不起,一点也动弹不了,现在能动灵活有力气,很快就能过正常生活啦!

17年前一场意外车祸造成这位刘女士右上臂骨折,在当地医院给予钢板螺钉固定治疗,并采用自体骨植骨。期间伤口一直流脓,她也过多在意,直到201710月份,看到自己右胳膊皮肤大面积溃烂流脓,固定在体内的螺钉露出,一点也动弹不了,身体高烧不退,这才慌了神,乱了阵脚,辗转来到西安唐都医院骨科医院治疗。首诊大夫张云飞副教授接诊时发现,刘女士体内内固定物松动失效,大段肱骨骨缺损,存在严重感染,呈现日趋加重态势,面临截肢风险。

骨感染及骨缺损目前仍属于世界性难题治愈难度非常大张云飞告诉记者,目前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骨搬移、膜诱导等技术。骨搬移需要患者具有一定的残余骨量,并要长期使用外固定架进行搬移,由于患者骨缺损范围过大,且搬移时间长,不适用。膜诱导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先清除感染坏死骨质,将俗称的“骨水泥”放入缺损区,一段时间后,骨水泥周围会形成血管化的类骨膜组织,这些组织能成骨及供血。最终,院方决定采用一期膜诱导、二期生物膜内植骨技术实施手术治疗。由于患者之前已经做过一次自体骨移植,二期用于植骨的自体骨骨源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大量文献查阅及充分论证,张云飞医疗团队创新性地使用负载抗生素的硫酸钙、磷酸钙复合物,代替部分自体骨进行重建。

2017年11月8日,唐都骨科医院为刘女士实施一期手术,清除感染坏死的骨质,放置骨水泥,2018年7月9日又实施了二期植骨重建内固定手术。医务人员先将刘女士身体内之前的填充物取出,以双髂后骨颗粒为主要供骨材料,采用负载抗生素的硫酸钙、磷酸钙混合物作为植骨辅助材料,重新植入诱导膜内,从而形成新生有活性的骨头,最终,成功为这位刘女士右肱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患者进行长约17.2厘米的修复重建并获得圆满

谈起本次手术的创新点张云飞副教授形象地说:“这个过程就像剥火腿肠,生长出的诱导膜就是火腿肠肠衣。我们先把肠体也就是传统骨水泥取出,保留肠衣的完整性,二期再把新的肠体,也就是负载抗生素的硫酸钙、磷酸钙及自体骨混合物塞入肠衣。”对于这项技术的优势,他这样概述:硫酸钙、磷酸钙有多方面优势,通过缓释抗生素可以实现术后较长时间局部抗感染;同时它本身具有良好的成骨性能,完美解决了骨源不足的问题;另外它有一定强度,能起到有效支撑的作用。对于交通事故、地震灾害、各种外伤以及战创伤导致大量的骨缺损和骨感染者而言,这项技术的突破,无疑是福音,张云飞希望此项技术能挽救更多的伤残患者。

14日上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举行新闻发布会,详实回放并介绍了该院成功开展本次手术的全过程。科技查新显示将硫酸钙、磷酸钙混合物与膜诱导技术结合使用,该技术属世界范围内首次应用,同时17.2厘米长度也是膜诱导技术修复肱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世界最长记录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何星辉
中集宣布3年培养100名智能制造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