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获国家科技奖比例再创新高 背后的原因在于体制创新

2019-01-23 15:19:26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叶青

本报记者 叶青

“科学不能盲目追热点,要有坚定的研究方向,追根问底。”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教授刘耀光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所主持完成的“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如今,该成果也已成功应用到杂交水稻培育中,帮助国家培育出更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  

高校在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表现抢眼,获奖比例再创新高。本年度授奖项目共224项,113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185项,占授奖总数的82.6%;76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47项,占授奖总数的65.6%。高校在全国授奖项目中连续保持高比例,充分体现了高校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中重要的地位。

获奖项目“顶天立地”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均来自高校,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

纵观本年度高校的获奖项目,呈现出“顶天立地”的特点,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行业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

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一等奖总共授奖2项,均是授予高校。其中中南大学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项目,发明了广域电磁法,研发了高精度电磁勘探技术装备及工程化系统,实现了电磁法由粗放到精细的跨越,有力支撑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深地”战略。

华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创新性把废旧混凝土变成再生块体混凝土,实现国际上再生块体砼结构的首例工程应用,成果应用于10余省、近百项实际工程中。

丰硕成果在于机制创新

高校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产生的背后,源自于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不断加大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华工是广东省高校中名副其实的国家科技奖励“获奖大户”,每年屡屡斩获大奖。自2015年以来,该学共有13项成果获奖。

“我们结合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契机,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构建‘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格局。”据华工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一方面通过实施基础研究“登峰计划”、科研平台“提质计划”、核心技术“攻坚计划”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华南地区理工科高校的龙头,华工注重与行业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以“企业特派员+校企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合作模式,形成了一批解决行业重大需求的高质量科研成果,铸造了具有“华工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如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曹镛院士团队的有机光电显示材料研究,两获国家科技奖,成功研发出我国首个全彩色柔性AMOLED 显示屏,填补国内空白。

科研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本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广东省另一高校的获奖户当属华农,共有3个成果获奖。其挖掘自身科研潜力,建设校级科技创新“特区”,并吸引外部有利资源建设国际合作科研创新平台,如与美国农业部农业航空应用技术研究所等合作共建“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此外,华农还设立科研成果培育基金给予专项支持和培育,科研产出取得新突破。

从源头上关注成果

去年6月,科技部、教育部签署科教协同工作协议,研究共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

在此带动下,全国各地也先后出台了相关举措。广东省召开了高校科技创新暨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工作推进会,发布了一系列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政策。

会上,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军表示,将着力推进高校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以及高校参与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构建面向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继续深化高校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给科技人员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加宽松的环境,促进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大力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通过源头创新提升解决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能力,通过攻克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华工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科技工作融入到全校各个方面,通过科研水平的提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而华农已直接拿出培育科研成果的实施方案,提出从源头上关注成果的研究情况,利用好学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资金,进一步挖掘成果,培育出具有报奖潜力的重大项目。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桂楷东
广州发出全国首张城中村改造项目房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