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极地气象

2021-12-02 10:18:11 来源: 中国气象报 作者: 潘俊杰 陆龙骅

中国气象报记者 潘俊杰 陆龙骅

极地气象考察之旅

早在1957年,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就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要研究极地。地球是一个整体,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极地的存在和演化与中国有密切关系。”为此还派出了到前苏联专修“极地冰川”的留学生。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系统的南北极实地科学考察起步较晚,其中南极实地科学考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北极实地考察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中国开展了大量的极地科考工作,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北极黄河站、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和“雪龙号”破冰科学考察船为主体的极地考察硬件支撑体系和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积累了在极地艰苦条件下完成考察任务的宝贵经验。在大气、海洋、冰川、空间物理、生物等极地科学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积累,初步建成了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南极和北极是多个国际科学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在全球变化,尤其是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

从1984年到2006年,我国共组织了23次国家南极考察,有160余人次的气象人员参加了这些考察。其中,1981-2006年中国气象局派出参加南北极考察的共97人次(66人);另有秦大河、效存德等5人次(2人),由中国科学院派出。

在南极地区,我国进行的大气科学考察主要有——

中国南极考察站常规气象观测

目前,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建有长城气象站和中山气象台,这两个气象台站已初具规模,地面观测系统,发报、气象通讯系统基本实现了遥测和自动化,达到国外站同类水平。

中山站大气臭氧观测

每年8-12月南极臭氧洞期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南极臭氧公报中使用了南极中山站的臭氧观测资料。

近地面物理观测

除常规地面观测外,在长城站和中山站进行了近地面辐射和微气象观测实验,在中山站附近大陆冰盖上进行了包括超声风温脉动观测在内的近地面观测。

大陆冰盖气象考察和自动气象站

在中国南极考察向南极内陆的延伸,赴南极内陆Dome-A和格罗夫山地区考察时,都进行了气象观测。我国与澳大利亚合作,2002年,在离南极中山站直线距离160公里的南极冰盖上设置了LGB-69自动气象站;2005年在南极大陆冰盖最高点DOME-A和离中山站800公里的南极冰盖上建立了名为DOME-A和飞鹰的两个自动气象站。

在中国南极考察站还进行过降水及冰雪样品化学组分测定、酸雨监测、气溶胶和凝结核特性及沉积物样品采集等大气环境特性的观测;在“向阳红十号”、“极地号”和“雪龙号”等考察船上进行了常规的海洋气象观测和大洋综合考察;近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还进行了有关地面臭氧、紫外UV-B和大气成分等大气环境监测。

在北极地区,中国的大气科学考察主要有——

中国首次北极考察

1999年7-9月,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以考察船、直升飞机、浮冰站为观测平台,进行了海洋-海冰-大气-生物的多学科联合综合观测。除在考察航线上进行海洋气象、地面臭氧、紫外UV-B、臭氧探空等观测外;还在北极浮冰上的联合冰站进行了近地层大气物理(梯度和超声)、边界层大气结构(TMT软气象塔)、高空大气探测(GPS探空和臭氧探空)、极区大气化学和海水微量元素以及大气气溶胶和低层大气温室气体采集。

民间北极考察

1991年,中国科学家参加挪威、前苏联和冰岛科学家的北极考察;1994年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合作进行了阿拉斯加科学考察;1995年中国科协组织了北极徒步探险,并到达了北极点;1997年中科院大气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气象工作者与挪威合作,在北极海冰上进行了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湍流通量输送的试验研究。2001-2003年,进行了民间的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探险考察,在斯瓦尔巴群岛的朗伊尔宾地区进行了有关大气、冰川、地质和植物等学科的综合考察。

中国第二次北极考察

2003年7-9月,进行了大气-海洋-海冰多学科综合观测。在78oN的一块面积为300平方公里的海冰上,进行了冰气界面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

北极黄河站考察

2003年我国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北极陆地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进行了北极苔原地区的梯度观测。

全球变暖和臭氧洞

与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有关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减薄是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这两个问题在极地都有十分敏感的反映。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南极,也就是在南极大陆靠近南美洲的那一侧,增温十分明显,此外,近年来西南极还经常发生了冰架融化和崩塌。如2002年从2月27日到3月5日不到一周的时间,位于南极半岛的拉森-B陆缘冰架发生了大面积塌陷,200米厚的冰架塌陷后变成小的冰山和碎块,塌陷的陆缘冰面积约有3250平方公里。

那么,是否南极大陆冰盖也在崩塌呢?答案是否定的。

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从时间、空间上来说都是多样的,气候系统十分复杂。近50年来,南极地区的显著增温主要发生在南极半岛地区,而东南极大陆并不明显,近10余年来,还有较明显的降温趋势。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观测也证实了这一点。

春季南极臭氧洞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的。南极臭氧洞只在南极春季出现,并不是全年都存在的。通常南极臭氧在7月下旬开始减少,8月中旬后就出现较为明显的臭氧洞,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臭氧洞的面积最大,10月底后臭氧急剧增加,臭氧洞逐渐填塞,12月中旬恢复正常,就不再有臭氧洞了。

南极臭氧洞的强度和范围时大时小,各年是有变化的。近十年来,南极臭氧洞最大时面积已超过2800万平方公里,如2000年,占据了整个南极洲,其中心地区的臭氧总量与正常值相比耗损了70%左右;而在南极臭氧洞最小的年份,如2002年,洞面积不到300万平方公里,只有近10年来平均值的1/7。

大气中存在有人类活动排放的氟里昂和溴化烃等含氯和溴的化合物,是春季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充分条件;而为光化学反应提供活动界面的平流层冰晶云,只有在温度低于-78℃时才出现,春季南极平流层极地涡旋中的低温,是形成平流层冰晶云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平流层冰晶云表面吸附了大气污染物质,才能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在南极春季形成臭氧洞。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