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历年新年贺词中点赞的科技成就
事件回顾
这一年,还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全国上下防控疫情坚决有力;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阅读全文>>
评论
相关报道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致敬,咱中国的“复兴号”!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超级工程!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试运行 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矿床类型占全球资源量9成以上 开采难度最大 海翼号“滑翔”深海创纪录 屠呦呦等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六连冠!“天河二号”创造超算领域新的世界纪录 渴望飞翔——写在国产大型客机C919总装下线之际 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发射 “神舟”到底“神”在哪?——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相关的11个细节 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遨游太空一年 找到了啥? 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落成启用 青岛“海水稻”今测产 最高亩产620.95公斤 国产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 北斗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翱翔星空 惠及全球 会“游”的飞机、会“飞”的船——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三大看点 我国第二艘航母首次出海试验 雪龙2号首航:中国开始“双龙探极” “胖五”归来!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成功发射 “羲和号”发射成功!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 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拉开大幕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坐底 10909米,“奋斗者”号挑战成功! 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 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像 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北斗三号第9第10颗卫星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全球组网从最简系统迈向基本系统 我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 量子计算机,开启中国速度
大事记
来源: 新华社、科技日报、中科院网站、央视新闻等
编辑: 李梦一
2021-12-30 22:59:34
自2014年新年起,习近平主席每年发表的新年贺词,带领我们共同回望来路的辉煌成就,眺望前方的光明征程。每每聆听,总让我们倍感温暖、满怀豪情。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让我们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提到: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

“祝融”探火

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详情



“羲和”逐日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实现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详情



“天和”遨游星辰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这不仅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更宣告了中国开启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详情


新华社记者 田定宇 摄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提到:

“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离探索火星的梦想更进一步。>>详情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嫦娥五号”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详情

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奋斗者”号挑战10909米成功

2020年11月10日,上午8时12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再创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详情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提到:

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详情

此图片为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C拍摄的着陆点南侧月球背面图像,巡视器将朝此方向驶向月球表面。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这是长征五号火箭的第三次发射,也是时隔两年多后再次执行发射任务。>>详情

图源:中国青年网 郭文彬 摄

雪龙2号首航南极

2019年10月15日,伴随一声长鸣,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开启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之旅。作为又一国之重器,“雪龙2”号与“雪龙”号携手“双龙探极”,结束了我国长期单船开展极地考察的历史,揭开中国南极科考新的一页。>>详情

“雪龙2”号(左)为被浮冰围困的“雪龙”号解围(11月2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

2019年11月5日0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详情

谢奇勇 摄

5G商用加速推出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发布4张5G牌照,标志5G商用的开始,中国进入5G时代。如今,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工信部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国外企业积极参与我国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继续深化合作,共谋5G发展和创新,共同分享我国5G发展成果。>>详情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提到:

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在此,我要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详情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

2018年5月13日,我国第二艘航母从大连造船厂码头启航,赴相关海域执行海上试验任务,主要检测验证动力系统等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详情

图为航母启航离港。新华社 李刚 摄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

2018年10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至此,中国大飞机终于迈出“上天入海”完整步伐,建设航空强国轮廓愈发明晰。>>详情

“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水上首飞起降(资料图) 新华社发

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

2018年7月29日9时48分,北斗三号第9、第10颗卫星从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是北斗导航全球组网从最简系统迈向基本系统的首组卫星。

根据计划,年底前我国将建成由1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从此次发射开始,北斗卫星组网发射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期。>>详情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提到: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慧眼”卫星遨游太空

2017年6月15日11时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这是继中欧合作地球空间探测双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和“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之后,我国又一颗重要的空间科学卫星。>>详情

我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配图)中国科技网记者 付毅飞 摄

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

2017年5月5日下午2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一架白蓝绿三色涂装的大型飞机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水准的干线飞机C919在机场跑道准备起飞。>>详情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教授、朱晓波教授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在基于光子和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2017年5月3日,该研究团队正式发布了这一系列研究成果。

潘建伟在现场宣布,在光学体系,研究团队在去年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操纵的基础上,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详情

3日,科研人员在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上海实验室内调整操作台上的激光干扰器。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海水稻进行测产

2017年9月28日,山东青岛市李沧区的海水稻研发中心迎来了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海水稻首茬开镰。现场对试种的多种耐盐碱水稻材料进行了小区域收割、除杂、测水分等工作,最终测得编号yc0045的水稻材料亩产量为620.95kg,远超预期产量。海水稻的种植成功为保障粮食安全,加速农业产业升级具有积极意义。>>详情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仪式按照国际惯例,剪彩后举行了掷瓶礼。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自行建造航母的国家。>>详情

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刚 

“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

2017年3月,地球上最深的地方、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见证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的诞生:中国深海滑翔机海翼号完成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最大深度达到6329米,大大超过美国水下滑翔机曾创造的最大下潜深度6003米的世界纪录。这标志着中国大洋科考装备能力实现新跨越。>>详情

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2017年5月18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我国由此在该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也是我国海域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详情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

2017年12月10日11时许,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试运行。这个建设耗时3年、拥有7个大型深水泊位的“超级工程”,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详情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2017年7月7日正式贯通,这也意味着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详情

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两列流线型的“子弹头”分别从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驶出。世界建设等级最高的京沪高铁是它们亮相的舞台。>>详情

2017年6月6日,“复兴号”G123次列车驶出北京南站。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中提到:

2016年,“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

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这标志着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了重大原创突破。>>详情

2021年3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

2016年12月17日,一只“猴子”在茫茫宇宙中迎来一周岁生日。作为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整整一年。>>详情

“墨子号”飞向太空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详情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向浩瀚宇宙,将与等候在太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详情

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对接——对接成功 新华社记者 崔莹 编制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中提到: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说明,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

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承载着中国人“大飞机梦”的C919,真真切切地展现在国人面前。>>详情

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

2015年11月18日,在国际TOP500组织刚刚发布的第4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再次位居第一,成为世界超算史上第一台连续6次夺冠的超级计算机,创造了超算领域一项新的世界纪录。>>详情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

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院第一颗空间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详情

图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详情

屠呦呦在工作中。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