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今年科技部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
来源: 综合科技日报、新华网等
编辑: 冷媚
2022-01-07 10:39:49
1月6日,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科技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作工作报告,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主持会议。

2021年科技工作亮点纷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科技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各项任务扎实落地,科技创新在防控疫情、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

一是系统总结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成就,编制新一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基本形成近中远结合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布局。

二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三是聚焦“四个面向”加强研发部署,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

四是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五是创新高地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集群前10位,东西部科技合作推动贵州、广西、甘肃等地创新发展。

六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作风学风和创新生态进一步改善。

七是稳步推进科技合作交流,开放创新拓展新空间。>>详情​

2022年科技部将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位置,也明确了今年科技工作的重点。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重点突破与全面部署的关系、近期工作与长远谋划的关系,更加突出重大研发任务落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更加突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国家实验室全面入轨运行,完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阶段性任务;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加突出改革攻坚,实施好科改三年攻坚方案,重点推进新型举国体制、评价、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更加突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进战略科学家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更加突出开放创新,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伦理治理等方面提出新举措。要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细化、量化指标,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围绕目标配置资源、考核成效;研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项目、工程、专项行动及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为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提供精准服务,产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上见成效,在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上见成效,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见成效。>>详情​

据介绍,2022年科技部将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推动科技规划任务落实,更好发挥战略导向作用。二是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推动国家实验室体系有效运行,发挥战略科技力量引领作用。四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五是加快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支撑引领稳增长和民生改善。六是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七是高水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一批创新策源地和增长极。八是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九是聚焦战略人才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十是拓展科技合作开放方式,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详情

◉评论

确保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两院院士大会等都对科技工作作出新的重要部署。特别是,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科技政策作为七大政策取向之一,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此次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正是要分析形势、深化认识,进一步部署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任务。会议将2022年确定为科技政策落实年,就是要以更大力度确保中央的科技方针切实落地到创新链条的每一个环节,见真招、起实效。

万水千山,道不远人。科技强国不会一蹴而就,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会自动实现,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真抓实干,在关键点上发力,以极大魄力和智慧,确保各个层面的科技政策执行不打折、不走样。广大科技界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创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更加稳健踏实的步伐向科技强国迈进。>>详情

2021,“十四五”良好开局之年

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

中国越来越重视创新,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也越来越卓越。下面这个排名也印证了这一点。2021年9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12位,较2020年上升2位。这也是中国自2013年起,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9年稳步上升。

中国已经步入科技创新的快速轨道,一些科技前沿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大国,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详情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光合作用这一生命过程,希望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速率和光能的利用效率,最终提升淀粉的生产效率。”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直言。>>详情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两兄弟”组成。2021年5月15日,随着“天问一号”成功实施两器分离,一路披荆斩棘、生死与共的“兄弟”俩,依依惜别,各奔东西、各担使命。>>详情

·“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实现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详情

·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详情

·“海斗一号”全海深潜水器打破多项世界纪录

2021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对外发布,在刚刚结束的我国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科学考察中,由该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以下简称“海斗一号”)取得世界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挑战者深渊”西部凹陷区的大范围全覆盖声学巡航探测。其成功应用,表明了我国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正式跨入万米科考应用的新阶段,填补了当前国际上全海深无人潜水器万米科考应用的空白。>>详情

……

中国正以科技创新的蓬勃生机吸引着世界的关注

2021年11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在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知识产权申请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专利活动最活跃的国家。

中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2.44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4%,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6%。

科学无国界,创新无止境。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