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旅游还能搞科考?神秘天坑可不是露天垃圾场

2022-06-21 14:44:51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最近,由来自中国、法国联合组成的国际科考探险队,对广西乐业县新发现的一个标准天坑“神鹰天坑”开始进行考察研究。

广西“天坑家族”新成员——“神鹰天坑”

考察研究的内容包括寻找洞口、对天坑的溶洞大厅、坑底的生物多样性、地下河系统进行探索研究。

广西乐业县属于我国南方喀斯特典型的岩溶区,天坑数量和天坑分布密度世界罕见。目前在全世界发现的13个超大型的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因此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

天坑是怎么形成的?它和山洞一样吗?天坑有何价值?我们要怎么保护天坑?

天坑=巨型山洞?

天坑是一种喀斯特负地形,由溶洞大厅崩塌或落水洞侵蚀扩大形成,四周大部分周壁陡崖环绕,规模可达数百米。

2001年,我国岩溶学者朱学稳于首次提出“天坑”的概念。此后不久,朱学稳团队于2003年出版了专著《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发现探测定义与研究》,正式建立了天坑理论,将天坑与普通山洞进行区分。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远海介绍,天坑可以视作由巨大的山洞演化而来,实际上天坑就是特殊的山洞。天坑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溶洞大厅,由地下河繁育而成,随着时间的流逝,洞顶崩塌,露出地表,形成天坑。天坑的深度应不小于100米,容积须大于100万立方米。

天坑的形成需要满足多方面的条件。首先,要具备足够厚且可溶解的岩层,为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也为满足水渗入的深度要求提供空间。同时,岩层下需有一条地下河不断进行着溶蚀搬运,将地下掏空。溶解岩石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催化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碳酸,碳酸对石灰岩可产生较为强烈的侵蚀作用。石灰岩地区覆盖有土壤和植被,土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远高于空气,通过降雨,土壤里的二氧化碳和雨水产生反应,雨水酸性增强,进入并溶解石灰岩。因此,要想形成天坑,还需要有水和充沛的降雨量。

广西地区之所以存在众多天坑,就是因为该地区同时满足了厚的石灰岩层、较大的降雨量、溶蚀搬运能力强的地下河等条件。

科研还是旅游?天坑都要

以往,研究者会直接到可能存在天坑的地方询问当地居民,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卫星影像的质量越来越高,研究者可以通过卫星影像的阴影来判别可能存在的天坑。

在乐业大石围天坑底部的洞穴,探险队员泅渡地下河

确认天坑后,研究者会寻找形成天坑的地下河,探寻地下河与天坑的关系。对地下河的考察对于水资源开发、研究地球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天坑的研究还要寻找天坑的底部是否存在珍惜濒危的动植物。天坑四周绝壁环绕,受人类干扰小,是生物的一个避难所,能保护许多珍稀动植物,有助于恢复当地的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

此外,还需要考察天坑的演化历史。天坑由特殊的地质灾害形成,认识天坑的形成机制有助于人们认识塌陷,预防塌陷灾害。

除了宝贵的科研价值,天坑还蕴含着经济价值。天坑是一个壮观的地质景观,具备旅游价值,可对其开发,以促进乡村振兴。

别让天坑成为“垃圾场”

在对天坑进行考察时,专业人员要格外注意对天坑的保护,天坑底部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

另一方面,天坑的保护工作不仅是专业人员的责任,当地居民、游客等同样需要养成保护天坑的意识。由于天坑是一个塌陷的负地形,一些不了解天坑的人容易将其视作扔垃圾的好地方。张远海表示,在调查天坑的过程当中,发现不少天坑都成了“垃圾场”。天坑的底部生活着很多的动植物,向天坑丢弃垃圾难免会对其中的动植物造成伤害。此外,天坑下存在地下河,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渗漏进地下河,污染水资源,影响下游民众生活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

虽然天坑可以开发为旅游景点,但张远海不建议对天坑进行大力改造。天坑形成后,它的绝壁并不稳定,如果对天坑进行大量人工改造有可能进一步破坏它的应力平衡,使天坑失去原有的形态。

张远海表示,我国研究天坑的时间仅有20年,关于天坑的未解之谜还有很多。未来将会聚焦于天坑的演化年龄、影响天坑形成的因素等方面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