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保护法来了!
来源: 新华网、科技日报等
编辑: 冷媚
2022-06-28 12:19:07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事关“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近日,黑土地保护法表决通过,对全国耕地保护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借鉴意义。

保护黑土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黑土地有“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保护好黑土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国的黑土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加上风蚀、水蚀等侵害影响,导致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酸化、沙化、盐渍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对东北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带来一定风险。>>详情

珍稀的黑土地到底是什么?

黑土地,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

理想中的黑土,“黑得发亮”“油汪汪的”。黑,说明它有机质含量特别是碳含量高。它呈粒状或者团粒状。如果你攥一把黑土,能感觉到松软;手掌摊开,土会自然展开,不会成为一个死疙瘩。

黑土是地球上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土壤学原理上讲,黑土在温带草原或草甸植被下才能发育。黑土中有丰富的腐殖质,腐殖质来自微生物对植物残体的降解或再合成。

形成1厘米黑土层,需要400年左右的时间。这是自然的馈赠,也是时间的礼物。>>详情

这是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勤得利分公司水稻收割后深翻的黑土。 新华社记者 王建 摄

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起施行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了黑土地保护法,将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作为“小快灵”立法的成功实践,黑土地保护法不分章,共三十八条,从内容上看包括立法目的、适用范围、保护要求和原则、政府责任和协调机制、制定规划、资源调查和监测、科技支撑、数量保护措施、质量提升措施、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责任、资金保障、奖补措施、考核与监督、法律责任与追究以及与林草湿地等相关法律的衔接。>>详情

黑土地保护法全文来了!

为了保护黑土地资源,稳步恢复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法。

从事黑土地保护、利用和相关治理、修复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土地管理等有关法律的规定。>>详情

黑土地保护迈入法制化轨道

专家表示,这是通过国家立法,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的又一生动实践,标志着中国黑土地保护迈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粮食稳产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世界四大黑土区,中国是唯一在国家层面专门立法保护黑土地的国家。”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院长刘杰说,这释放了保护耕地、惜土如金的重要信号。>>详情

图为黑龙江省海伦市自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黑土保护试验田。 新华社记者 王建 摄

加强黑土地保护科技支撑

黑土地保护法坚持长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定位,明确特殊的保护和治理修复制度措施,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宝贵的土地资源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其中包括加强黑土地保护科技支撑。一是鼓励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明确国家采取措施加强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支持各类主体开展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二是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要求采取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加强黑土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黑土地质量提升措施,保护黑土地的优良生产能力。三是加强黑土地治理修复,要求采取综合性措施,开展侵蚀沟治理,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开展沙化土地治理,加强林地、草原、湿地保护修复,改善和修复农田生态环境。>>详情

图为黑龙江省庆安县东禾农业高标准水稻示范基地。 新华社记者 王建 摄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呵护每一块耕地

黑土地位置分布在东北地区,但黑土地产出却在我们每一张餐桌上。黑土地保护法强调国家实行科学、有效的黑土保护政策。黑土地保护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保护黑土地目的是保护中国人的大粮仓,为确保中国人饭碗里装的是中国粮。

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时所说,黑土地保护法是一部小法、好法,是一部地域性法律,但对全国耕地保护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借鉴意义。从节约集约用地到节约每一粒粮食,所有耕地都需要很好地保护,每个人都能够参与保护。东北大粮仓占全国年产粮四分之一,但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呵护好全国每一块耕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