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

2023-05-26 11:28:04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和北京工作,高瞻远瞩擘画了大国创新,并亲自提出、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一战略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北京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正在向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奋勇前行。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关村软件园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坚持“五子”联动 当好“五子”之首

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上,北京市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并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五子”之首,贯穿于“五子”联动全过程,形成叠加效应与集成优势。通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统筹布局。围绕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经济合作这一定位,北京市会同有关国家部委,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特别是编制实施《“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形成了“一计划、两规划”的顶层设计,绘制了“五子”之首的“施工图”和“路线图”。按照细化、量化、具体化、项目化的工作要求,连续5年制定实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年度工作方案及项目、任务清单,累计1310项,确保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落到一线、落到实处。

“三城一区”创新主平台逐步崛起。注重突出“三城一区”在“五子”联动中的引领作用,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强化基础前沿布局,建立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培育和发现机制,打造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提速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的建设进度,着力构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服务保障体系,打造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的承载区。搞活未来科学城,深化央地、央校等联动合作,打造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高地、协同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城。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积极承接好三大科学城成果外溢,强化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通过推动“三城一区”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级,“三城一区”以不足全市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1/3的地区生产总值。

中关村创新主阵地蓬勃发展。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创新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统筹好中关村一区十六园发展,制定《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谋划新时代中关村发展。近期以来,发布中关村示范区“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等方面出台59项支持措施,强化对各类创新主体的精准支持。发布《北京市关于实施“三大工程”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推进实施“筑基扩容”“小升规”“规升强”三大工程,不断健全企业培育、支持以及服务体系。加快创建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保税区,更好释放创新活力。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中关村累计诞生466家上市公司,涌现出102家独角兽企业,连续五年每年新设立的科技型企业超过2.5万家。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8.4万亿元,是2012年的3.4倍,年均增长14.5%。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效果图

狠抓任务落实 提升创新实力

近期,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2》显示,北京在全球科技集群榜单中排名第三。英国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每年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北京5次位居年度榜首,2022年再次夺冠。2022年4月,中国工程院对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形成报告,认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力量。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一系列创新发展的务实举措。

着力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按照国家统筹布局,加快打造中关村、昌平、怀柔三个国家实验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凝练科研任务清单,集聚优秀科技人才。着眼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加速建设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科学装置、交叉研究平台投入使用试运行,怀柔已经成为全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布局和建设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深化运行模式与机制探索,释放创新活力,涌现出了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高精度脑功能核磁观测与电磁干预技术等世界领先科技成果。

着力培育高精尖产业新动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前列,大数据、信息安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集成电路设计收入约占全国1/3。在医药健康领域,制定实施两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落地大批产业化项目,产业营收持续快速增长。在新材料与智能制造领域,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推动成立首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建成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无液氦稀释制冷机样机、液氢重卡、车路云网、国内第一条8英寸硅光量产工艺线等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在科技服务领域,支持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服务业发展,行业收入超过万亿元,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出台《“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支撑保障行动计划》,系统布局科技人才发展工作。实施“科技新星计划”和“朱雀计划”等重点人才项目,加快引进和培养拔尖领军人才、中青年人才以及科研项目经理人。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加快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杰出青年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赋予科研人才和科学家更大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实施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出入境便利政策,创建8个国际人才社区,在科研条件、住房、交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服务,确保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着力构建开放创新格局。在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上,紧紧抓住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新契机,推动一批全国首创政策和标志性项目落地实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三平台”成为国家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其中,中关村论坛已经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出台《北京市关于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促进外资研发机构在京聚集。目前,具有研发功能的在京外资企业达189家。在辐射带动区域及全国创新发展上,协同津冀地区强化创新整体布局,大力推动中关村-滨海科技园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建设。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了7000亿元大关,其中74%向外埠输出,有力带动了全国其他省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深化改革创新 释放发展活力

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中,北京注重向改革要活力,为创新发展赋能助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发挥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坚持多方发力、协同作战,在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发、药物攻关等方面跑出了“北京速度”,由北京市牵头研发的5款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产量约占全国90%。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及举办期间,大力实施“科技冬奥”专项,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200多项新技术在冬奥会上应用,4项技术在全球首次推出,科技成为冬奥的一大亮点。针对集成电路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建立重大任务“军令状”制度,实施集成电路“双1+1工程”,聚焦科技攻关任务,撬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参与,形成了强大的科研合力。

开展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十年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行了重要探索、提供了重要动力。近期,北京市会同有关部委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深入实施24项重大改革措施,出台30余项配套政策,解决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目前,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等试点覆盖132所高校院所,7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估算金额270亿元。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全面改革创新。优化财政投入方式,设立科技创新母基金,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改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方式为普惠式贷款贴息。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出台《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实施“科研经费28条”“科创30条”等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全环节改革、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等措施,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赋能。大胆探索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竞优”,2020年以来,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累计发布150余项榜单,160余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揭榜,产生了一批应用急需的重大创新成果。

十年不懈奋进,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收获累累硕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北京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好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早日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