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条优化措施出台,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来源: 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
编辑: 李梦一
2022-11-18 13:33:22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措施公布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放松防控?为何对这些措施进行优化?如何督促地方落实优化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连续多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进行回应,权威专家也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二十条优化有啥新要点?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在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对风险人员管控、风险区域划定、入境人员管控、医疗服务和疫苗接种、重点场所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这些调整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做出的。

要点包括:

密接管控由“7+3”调整为“5+3”

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纠正核酸检测“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

这是否意味着放松防控?为何对这些措施进行优化?如何督促地方落实优化措施?

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否意味着放松防控?是否会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

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冠病毒的特点一直是研判的重点之一。“当前的临床实践表明,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张伯礼对科技日报表示,这意味着新冠病毒的致病力减弱。

同时也不能忽视新冠病毒传播更隐匿。张伯礼提醒,新冠病毒传播隐匿、潜伏期缩短,前者由于其不造成明显症状难以察觉,而后者意味着感染者从被感染到传染人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这两方面变化共同造成病毒的传播力增强。

“科学调整、不断优化,更科学、更精准,我国的新冠病毒防疫政策一直按照这样的’节奏’变化。”张伯礼解读。

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出后,风险区如何划定?

二十条优化措施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在科学精准管控风险区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管控范围和人员。

评估显示,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仅为3/10万。但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大量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一定的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对重点场所的防控优化还有哪些调整?戳视频了解更多。

目前有密接、时空伴随等多种判定。不同判定应采取什么样的防疫措施?

密接是密切接触者的简称,一般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第九版防控方案共列举了9种密接人员类型,包括共同居住人员等。

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明确,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同时要求,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时空伴随人员是涉疫场所的暴露人员。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对于这类人员要求在流调以后进行“三天两检”,及时排查。

是否需要坚持做核酸检测?

二十条优化措施进一步强调,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二十条优化措施还要求,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如何避免“一封了之”?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表示,商务部将持续强化市场监测与预测预警,及时投放肉类储备。督促重点商贸场所,针对可能出现的涉疫情况提前规划临时替代场所。保障末端配送力量充足,满足封控隔离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各地对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不得擅自要求停工停产。


11月12日,在位于渝北区的重庆庆荣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搬运蔬菜。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雷海潮说,在发生疫情的地方难免会有阳性感染人员到医疗机构就诊,医疗机构不能简单一封了之、一关了之,一旦做完终末消杀,评估风险已得到有效管控,应第一时间恢复医疗机构日常诊疗秩序,不能持续关闭很多科室。

如何纠正“层层加码”?关键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据介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每天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回应,转交有关地方予以推动解决。今后,要及时收集整理各方面群众和有关媒体反映,进一步保证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和执行落实。

现在有必要“囤药”吗?如何科学用药?

“‘囤’是不可取的,因为囤是大量、非理性抢购的意思。” 中国中医药继续教育智库海外特聘专家董亚峰表示,常备一些药品在秋冬季节是必要的,备上几天够用的就行。

家庭备药要根据家庭实际,除了抗病毒药物、感冒药物,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应留足慢性病药用量。

如果有病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市民在南坪和平药房购买药品前进行实名登记。郭旭 摄

跨省旅游需要准备什么?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说,跨省旅游联动管理政策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

文化和旅游部11月15日印发通知明确,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跨省游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并对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旅行社要积极引导游客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推动防控关口前移。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继续暂停,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业务暂不恢复。

为什么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经评估,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的阳性检出率大概是4.9/10万,但是这些人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把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改为7天居家隔离,主要是考虑这些人员到社区以后好管控,同时节省集中隔离资源。

面对人员跨省流动,如何有效控制疫情跨地区传播扩散风险?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明确要求,当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要切实承担起防范疫情扩散的首要责任。当前没有疫情但溢入风险较高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疫情跨地区传播防控工作方案,关口前移,面向流入人员提供“落地检”服务。

“疫情发生地滞留人员较多时,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沈洪兵说,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收滞留返回人员,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的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扩散,也不得加码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