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怎样保护大遗址
来源: 北京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科技日报、光明日报
编辑: 李梦一
2021-11-19 11:09:23
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总体安全,大遗址考古研究、保护管理、展示利用、教育休闲、传承创新、传播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大遗址是什么?中国大遗址保护得怎么样?

参照《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

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印发《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正式启动大遗址保护工程。国家文物局连续制定实施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初步形成了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大运河、丝绸之路和良渚、殷墟、老司城、元上都等7处大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详情

大遗址保护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大创新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文物局连续制定实施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持续指导各地开展大遗址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展示利用、文化传承等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评定公布了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丝绸之路和良渚、殷墟、老司城、元上都等7处大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遗址保护理念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大遗址保护利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需要找准定位、创新思路、精准发力,继续发挥示范性、综合性、带动性作用,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详情

西安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航拍。(新华社发)

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

规划指出,要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支持重要大遗址编制中长期考古工作计划,系统持续开展考古测绘、调查、勘探和发掘,搭建全国大遗址基础信息数据平台。

在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方面,规划提出实施大遗址展示提升工程和大遗址研学精品工程,推介一批实证文明起源、彰显文化传承、见证民族融合、印证文明互鉴的大遗址展示利用项目。>>详情

搭建全国大遗址基础信息数据平台

具体来说,要搭建全国大遗址基础信息数据平台,完成100处重要大遗址基础信息采集,系统登录、整理、动态更新大遗址分布范围、布局、核心区域和重要遗迹、遗物等基础信息,推动大遗址考古研究成果矢量化、数字化,推动大遗址空间信息按标准纳入同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促进基础信息共享共用。>>详情

2021年2月13日,游客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游览。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规划》要求的8项主要任务、14项重点工作,如何确保落到实处?

《规划》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方式,提出“十四五”期间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考核指标。

比如,建设20处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完成100处重要大遗址基础信息采集、出版20~30部重要大遗址考古报告、进一步实现60~70处大遗址对外开放、新增10~1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

同时,充分考虑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复杂性,仍然强调夯实基础、抓好示范案例,在考古研究、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方面提出定性要求,特别是针对预防性保护、权益分配、文物补偿、土地增减挂钩等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以鼓励和支持为主,倡导地方人民政府制度创新、试验和探索。负责人表示,《规划》聚焦现有政策红利,积极对接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研学教育等已有政策,力争实现政策优势最大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