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资源匮乏,安徽来安创新人才招引模式——县里来了“科技副总”

2021-11-02 18:16:36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吴长锋

科技日报•深瞳工作室出品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策 划 滕继濮

“科技副总”不仅担负着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任务,还担任着为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输送的责任。不论是产品研发,还是为企业进行人才培养,都需要核心人员的长期稳定。

学生们都知道,即便午夜,发给李刚老师的微信也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复。这位滁州学院副教授要处理教学、科研和企业事务,晚上还要抽空集中对学生进行辅导——紧凑的时间表,让他比在军队服役时还要忙碌。

“担任‘科技副总’后,基本就告别了空闲时间。”李刚告诉记者。他手头上的项目,此前已经连续让两个团队打了退堂鼓,李刚成为这家加工配套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留着一头短发、站姿笔挺的李刚,是安徽来安县引入的第一位“科技副总”。他所承载的,其实是一座县城对科技人才的无限渴望。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来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舒宏俊如是说。凭借“科技副总”的创新模式探索,这个皖东小城为县域经济如何吸引科技人才,提交了一份自己的答卷。

没有大学和知名科研机构

县域科技人才从哪来

900多年前,欧阳修的一句“环滁皆山也”,让滁州名闻天下;

40多年前,小岗村的“大包干”,让滁州的凤阳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序曲;

去年,几位“科技副总”的合约,则让滁州的来安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来安并不是百强县。即便在省内、市内,来安的名气也比不上宁国、天长。但与其他县城相同的是这里对科技人才的渴望。

与国内绝大多数县域一样,来安本身并不具备优势科教资源。没有大学,也没有知名的科研机构,地处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在人才的竞争中并毫无优势可言。

自《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后,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实现新飞跃成了来安的责任与使命。

如何解决发展中的人才困境是摆在来安人面前的紧迫问题。“到底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引进来以后能不能用得上、留得住?”这是问题的核心。“除了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企业的实际状况和真实需求就是问题的关键。”来安县科技局局长赵静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围绕“招引谁、怎么引、怎么用”等问题,来安把目光转向深入挖掘企业的真实人才需求上,从链条的末端寻求答案。

“县里多管齐下收集企业发展需求,有的放矢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赵静说。去年以来,该县各级领导干部走访企业1586人次,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收集梳理了238个企业需求,全是关于科技人才和技术开发的。

在摸清企业真实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县里找到了滁州学院,经过反复协商,决定在来安成立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中心。

2020年8月,来安县与滁州学院正式签订了《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中心合作共建协议书》。按照合作协议规定,来安县利用滁州学院的师资人才资源,建立“科技副总”模式,即由滁州学院教师挂职来安的企业副总经理或副总工程师,帮助企业科技创新。

当年11月份,安徽省“四送一服”第八工作组,办了一场来安县校企合作衔接会,吸引了滁州学院、市县科技局、部分领域专家教授,以及来安县23家科技型企业参加。活动现场,2家企业签聘“科技副总”,3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项目。

不搞挂名,不走形式

始终围绕企业需求

从“科技副总”的名称不难看出,来安县引才的目标始终围绕着服务企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来安拥有精细化工、轨道交通装备、文具等产业集群。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都面临着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需求。然而,不同于政府招才引智,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更加苛刻。

企业讲求的是效率与利润,“刚开始,企业对‘科技副总’是有顾虑的,担心来的人才只是挂个名,走个形式,而企业每天忙于生产,也没有分出精力来和我们探讨问题、共谋发展的先例。”滁州学院土木学院讲师、博士李建操说。他正是一位“科技副总”。

在李建操看来,扮演好“科技副总”这一角色,就是要将自身掌握的好资源、好项目与企业深度对接,在技术指导、工艺提升、项目争取、产品开发上与企业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对人才而言,来安也做了详尽的规定。挂职“科技副总”的教师需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备相关领域突出科研工作经历和能力;科研方向和研究领域与企业研发内容贴近,并已取得一定实质性成果;拥有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等,以确保其服务企业的能力。

对企业来说,时时摸清技术需求才有可能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协作。现在,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中心的驻点教师每周对园区企业走访调研,收集筛选企业需求后上报学院。学院据此匹配专业技术对口的教师,面对面给予企业“把脉问诊”,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目前已有9家企业与滁州学院9名教师签订挂职协议,3家企业正在洽谈中。”赵静告诉记者,通过摸底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政府采取“订单式”向企业推荐人才,逐步完善建立起了“企业点单、政府派单、中心买单、企业评单”运行模式。

赵静表示,“科技副总”有效解决了企业创新人才“不够用、不会用、不适用”等问题,加快促进了企业创新发展。

“根本上,我们是围绕着企业的需求出发。”比如在招引人才的过程中,政府并没有替企业“越俎代庖”或“拉郎配”,而是把更大的主导权交给了滁州学院。按照“学院运营、政府保障”的方式,滁州学院选派4名骨干驻点负责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中心的运营,县政府每年拿出20万经费予以保障。

滁州学院则结合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挂职教师,并且约定“科技副总”挂职期间协助企业申报至少1项市级以上科技课题或奖项,组织开展3次以上技术培训;建立双向约束激励机制,每年度企业根据合同约定开展考核,提出续聘解聘意见;学院对任职时间超过1年且考核优秀的挂职教师,在职称评聘时予以优先推荐。

目前,该中心已组织滁州学院的机电、化工、计算机、土木等专业专家,深入来安县企业调研60余次,搜集技术需求20余项,明确合作意向20项,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40余个。

而对已签聘“科技副总”的企业,来安县财政给予每年拨付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副总”薪酬保障。同时,县里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对企业产学研成果转化合作资金支付给滁州学院后,县政府按照最高40%比例奖补企业,进一步加大企业投研投产信心力度。

建平台,留团队

创新模式显成效

对科教资源匮乏的来安来说,通过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项目等方式,把高校实验室“搬进”工厂,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目前,滁州学院已有6名博士、教授在合作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赵静告诉记者,通过建立校企协同育才机制,在6家企业增设“校训基地”“师徒工作室”,11批次500名在校学生直接参与了企业实践,助力有市场、有需求的毕业生无缝入企就业。

李建操在挂职担任“科技副总”后,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思路,借助学校资源,在来安建立了集“教学、培训、生产、服务”四大功能为一体的装配式建筑实习实践基地,通过职场化的任务训练,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目前已为企业培训人才8场次100余人。

“对于技术问题,我们主要是基于现有基础和条件,发挥各自长处,共同讨论拿出解决方案。比如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正在推进叠合板组合模具的设计方案,就是与企业副总共同讨论提出的。”李建操说。

在李刚看来,“科技副总”不仅担负着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任务,还担任着为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输送的责任。“不论是产品研发,还是为企业进行人才培养,都需要核心人员的长期稳定。”李刚说。

“主要是靠现有团队老师力量和大力气培养学生。”李刚告诉记者,他目前从高年级中挑选学生,定向培养产品研发所需能力。此外,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给团队的成员“上小课”。他挂职公司除了能为学生提供现场实习、实践的机会外,一线工程师还能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地培训和指导。

“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我们不仅对校企合作给予奖励和项目补助,还规划建设了一个双创园区,设立民营企业孵化器,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赵静介绍说,园区已入驻小微企业20多家,其中16家已投产。

在安徽华欣药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挂职“科技副总”的邵玉田博士,是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挂职期间,他带队研发的“药用玻璃包装瓶内壁硅化”产品,得到兆科药业等大中型药企的认可,仅此一项产品订单额达800万元,为企业创造了150万元利润。

来安县在为企业引进“科技副总”的同时,事实上也在进行着一个让高校教师走出校园转化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实践的有益尝试和探索。2021年1月,在安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上,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指出,“科技副总”模式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务实高效。

今年3月,在滁州市委办公室发布的《滁州信息》专题报告上,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指出:“科技副总”的思路、举措,值得各县市区和经开区、苏滁高新区学习、推广。

一线科研人员任务繁重

呼唤“科技副总”2.0版本

“在生活上有一定的影响,企业每周工作6天,周末有时候也需要根据企业情况加班。”李刚说学生一般只有在晚上才没课,所以经常要在晚上加班,集中对学生进行辅导培养。“这些都会对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李刚说,企业希望“科技副总”们在研发产品之外,跟客户打交道,安排产品售后和技术支持。李刚感觉“科技副总”工作量比一般老师和企业技术工程师要多得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原先在学校的工作,在没有相关倾斜政策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学校对其个人的绩效考核成绩。

“希望从制度上进行改变。”李刚建议:“既要上课,又要忙于产品研发、管理科研团队,还要深度融入企业,工作十分繁忙。这对于付出大量精力,为学校、企业、人才培养作出贡献的‘科技副总’来说,压力较大。”

邵玉田则认为,科研人员应该适应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化解工作中的压力。他刚开始担任“科技副总”时,对药用玻璃制品生产线不熟悉,心中有种莫名的压力。经过一段时间与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反复交流、查阅相关资料学习,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科技副总’模式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政策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毕竟利大于弊,是件很好的事情。”

在感受到了酸甜苦辣之后,李刚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尽力稳定科研团队,将‘科技副总’的有关政策升级为2.0版本,即以产业研究院的方式将‘科技副总’团队融合到企业中去,稳定、长久地为企业服务,是比较有效可行的办法。”

责任编辑: 何沛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