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 综合科技日报、新华网等
编辑: 冷媚
2021-02-25 09:07:16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值此特殊时刻,一起回顾科技助力精准脱贫之路。

柞水木耳火了。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柞水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点赞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

“总书记的点赞,肯定了包括木耳在内的科技扶贫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实实在在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振奋地说。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科技部定点扶贫县柞水县的真实写照。小木耳在科技的加持下,逐渐变成了大产业。味鲜、个大、肉厚……李玉团队选育的黑木耳、玉木耳在柞水百姓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硬核作用。

科技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扶贫行动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6年确定的十大扶贫行动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党组牢牢把握精准扶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扶贫方略,深入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创新部际协调、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四级联动”三项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扶贫大格局。我国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全国科技系统在贫困地区建成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建立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投入200多亿元资金,实施3.76万项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推广应用5万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详情


凡是脱贫致富,必有科技要素

“院士是啥?”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的拉祜族群众刘扎丕听到别人介绍朱有勇是院士时,他下意识地愣住了。

2015年,刘扎丕第一次在“院士小院”聆听了朱有勇的讲座,他震惊了,原来洋芋有这么多叫法,还要选择品种、脱毒种薯、建垄打沟……

通过办专家技术扶贫班、把课堂放在田间地头……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长期扎根云南省澜沧县扶贫一线,将科研成果积极应用于扶贫事业,带领一批像刘扎丕这样的贫困群众,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产业脱贫的新路径。

“凡是脱贫致富,必有科技要素。”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介绍,科技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深入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着力补齐贫困地区科技和人才两大短板,创新部际协调、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部省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四级联动三项机制,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精准脱贫之路。 >>详情

贫困地区累计建成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

“以前不知道云茸是个啥,真有中科院专家说得那么好吗?后来我看乡亲们种得好,就决定试试看。”贵州省水城县蟠龙镇院坝村村民杨朝伦说起自己的脱贫经历,“现在一瞧,种云茸划算多了,一亩就能卖几千元,一下翻了好多倍。”

农民脱贫致富,科技大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全国科技系统累计在贫困地区建成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建立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投入200多亿元资金,实施3.76万个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推广应用5万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

有科技助力,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了,脱贫的动力更强了。 >>详情


近二十九万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一线

2020年12月23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有关专家介绍科技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关情况。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科技部统筹推进“点片面”科技扶贫工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扶贫大格局,积极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点”上全力推进定点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在江西井冈山、永新,四川屏山,陕西柞水、佳县等5个定点扶贫县累计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等科技项目250余项,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引进帮扶资金约8.6亿元。

“片”上合力推进片区扶贫。科技部会同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系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通过“三区”人才计划科技人才专项计划累计投入经费近5.2亿元,支持该片区五省一市选派科技人才2.75万名,培训5211名农村科技创业骨干。

“面”上强力推进行业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系统累计在贫困地区建成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建立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投入200多亿元资金,实施3.76万项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推广应用5万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 >>详情


回顾科技扶贫的故事:

跨越千里牵手院士,科技造就“最强”柞水木耳

扶贫又扶智,他们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扶贫又扶智,让村民“钱袋”鼓、精神富

科技扶贫,小省区“烹”出大模式

​科技“熨平”了挡住贫困户致富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