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关爱生命 科学防癌
事件回顾
2021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5日在京启动,10位院士共同倡议,呼吁公众关注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家庭成员相互关爱。癌症具有家族聚集性,有些通过感染引起,有些则受行为影响。例如肝癌就与HBV和HCV病毒感染有关,并呈现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肺癌的发病风险也与家庭成员是否吸烟有关。 阅读全文>>
评论
大事记
来源: 综合科技日报、新华网等
编辑: 冷媚
2021-04-16 13:14:54
挨家挨户去送礼,动员老百姓来做筛查,却收效甚微;纳入公共卫生政策,免费筛查,响应者却也不足30%……4月15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第一天、也是第一个中国癌症早筛日。在早筛日启动会上,抗癌战线的专家们谈起呼吁公众早筛、早查的经历,总感觉有种“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尴尬。

生活中哪些不良习惯可能致癌?癌症的三级预防是什么?为什么说家庭是防癌抗癌的重要环节?4月15日至21日是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 科学防癌”。在启动仪式上,张伯礼等10位院士共同发出倡议,推广家庭关爱的理念,呼吁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相互支持,共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详情

关注防癌“宝典”,有效预防45%的癌症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指出,家庭是癌症风险产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和因素。研究表明,家庭支持是有效开展癌症预防和管理的前提。癌症的危险因素中约2/3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庭成员拥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且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养成共同的饮食、行为方式。

家庭生活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赵东兵表示,长期不健康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家庭氛围不和谐等,都可能成为癌症的诱发因素。

如何科学防癌?由国家癌症中心主编的《家庭防癌指南》发布。这部防癌“宝典”指出,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我国约有45%的癌症可得到有效预防。>>详情


80%结直肠癌患者首次确诊已是中晚期

老百姓不愿去做癌症的早筛,这在我国结直肠癌领域尤其凸显,这也导致了我国首次确诊的结直肠癌中,80%以上是中晚期。

如果癌症一发现就到了“不治之症”的阶段,那么健康中国行动中要求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3个百分点的目标很难实现。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认为:预防癌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早期筛查过程中发现“苗头”,在肠癌恶化前把癌症的苗头掐灭在萌芽状态。

不想“谈癌色变”,通过早期筛查早做应对才是治本之道。>>详情

筛查有助于提高癌症早诊率、治疗率

“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

在癌症防治收益层面,癌症筛查是降低疾病负担最为有效的途径,有助于提高重点人群癌症早诊率和治疗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未来发病率。

以结直肠癌为例,陈明列举了一组数据: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结直肠癌筛查以来,对50岁以上人群的筛查率从2000年的20%提升到了2018年的61%,5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自2000年以来以每年3%的速度快速下降。>>详情

科技部重点专项助力癌症早筛加档提速

为了突破恶性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液体活检关键技术,科技部于2020年开展了重点专项“高发恶性肿瘤早筛早诊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项目”,力图构建出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高效经济的恶性肿瘤液体活检早诊技术体系。在这一重点专项中,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泛生子等参与其中。

“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患痛苦和经济负担的有效手段。”2020年8月29日,在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发布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教授王洁强调了癌症早筛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表示,该项目标志着早诊早治已变为国家科技部的重大研发方向,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