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回顾】201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尘埃落定

2018-10-09 07:21:4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梦然

(9月24日—10月7日)

科界聚焦

201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尘埃落定

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逐一揭晓。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因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作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因发明“光镊”工具、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因发明“啁啾脉冲放大技术”,3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科学家弗朗西丝·阿诺德因实现酶的定向进化、乔治·史密斯以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因开发噬菌体展示方法,进行抗体定向进化,3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下肢完全瘫痪患者实现踏步

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称,一位下肢完全瘫痪的患者,在接受脊髓电刺激和复健治疗后,可以再次自主踏步,这在世界尚属首例——成功重新激活长期休眠的人体脊髓回路,并使它们能够支持运动的第一例。现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恢复患者所丧失的运动功能,并验证这种方法是否可以成功用于损伤类型或损伤持续时间不同的患者。

双周明星

中子星内“核面食”比钢硬100亿倍

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三名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中子星表面下的核物质——所谓的“核面食”可能是宇宙中最强的物质,达到钢的100亿倍。研究人员称,新的模拟结果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引力波等重要天体物理学现象。

学术争鸣

《自然》呼吁严格干细胞定义标准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指出,随意将细胞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SC)所带来的混淆,正在为未获批准的干细胞治疗营销推波助澜。科学家呼吁,学界在定义不同类型干细胞时,急需更严格的标准。

前沿探索

大脑发育过程中存在大量DNA变异

美国桑福德—伯纳姆·普利比斯医学发现研究所利用自己开发的一种新的单细胞分析方法,发现在小鼠大脑发育阶段,脑细胞中存在的数千个此前未知的DNA变异,这为进一步了解大脑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技术刷新

“基因剪刀”让蚊子走向灭亡

一种新的“基因驱动”机制,可以导致携带疟疾的笼养蚊子种群完全崩溃。在实验中,没有发生突变阻止“基因驱动”的传播,使其成为第一个有望在野外生效的“基因驱动”。

奇观轶闻

极地试种蔬菜获得成功

在德国北极科考营地,研究人员试种西红柿、黄瓜、大头菜等多种蔬菜获得成功。目前营地已收获了183公斤新鲜蔬菜。这项试验不仅可以部分解决漫长冬天营地工作人员对新鲜蔬菜的需求,也给在非洲沙漠中种植蔬菜,或未来人类在火星上生存带来启发。(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责任编辑: 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