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回顾(1月25日—1月31日)

2021-02-01 01:00:0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梦然

一周之“首”

首颗无云类木星系外行星“现身”

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首颗奇怪的类木星系外行星,在其可观测的大气中没有云层或薄雾。这颗气体巨星被命名为WASP-62b,距离地球575光年,质量约为木星的一半。但与木星不同的是,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历时12年;而WASP-62b绕其恒星公转一周只需4天半。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异于普通行星形成方式的系外行星。

本周焦点

新型墨水3D打印出带活细胞的“骨骼”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陶瓷基“墨水”,可让外科医生3D打印出带有活细胞(用于修复受损的骨组织)的骨骼——这是用一种由磷酸钙制成的特殊墨水,结合3D打印机,可开发出一种名为“全方位陶瓷细胞悬浮液生物打印”(COBICS)的新技术,能够打印出骨骼结构,将这些结构放入水中几分钟就会变硬。

本周“明星”

超快脉冲激光器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研发出的超快脉冲激光器产生的频率要比目前最先进的脉冲激光器高出1万倍。这是通过将包含石墨烯的附加谐振器插入到工作在飞秒(10-15秒)范围内的光纤脉冲激光振荡器中实现的,新激光器可获得57.8GHz的重复率,从而克服了脉冲激光器在重复率方面的限制。将该方法应用于数据通信有望大大提高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

技术刷新

纳米颗粒“自下而上”造出超硬金属

美国布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粉碎单个金属纳米团簇的方法,与传统的硬化技术完全不同,可使形成的金属的硬度比天然结构金属高出4倍。研究人员已为该技术申请了专利,正在寻求将其商业化。由于化学处理相对容易,他们相信利用该技术的生产工艺在制造超硬涂层、电极或其他金属部件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基础探索

部分海洋物种面临“种群崩溃”危机

一项动物学研究指出,海洋部分物种面临“种群崩溃”危机——自1970年以来,全世界的海洋板鳃鱼(即知名的鲨、鳐、鲼、魟)数量减少了71%,这些海洋物种中有3/4以上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而同时发表的另一篇研究指出了海洋的“气候危机”:全球海表温度在过去1.2万年里一直在上升。

地球大部分氮或源于内太阳系

地球上的氮是从哪里来的?美国莱斯大学一项新研究表明,氮的原始来源其实“近在眼前”。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1日消息,铁陨石中氮的同位素特征表明,地球可能不仅从木星轨道以外的外太阳系收集氮,还从内太阳系原行星尘埃盘中收集氮。知道其来源不仅有助于研究内太阳系岩质行星如何形成,还为研究原行星盘的动力学提供线索,对研究系外行星的潜在宜居性也意义重大。

本周轶闻

千年前极干旱区农业系统繁荣原因破解

紧靠最干旱的沙漠,却自公元1000年开始出现农业繁荣,其秘密究竟是什么?科学家们利用同位素分析得出结论:前印加文明之所以能在气候干旱的阿塔卡马沙漠拥有高产的农业系统,被称为“白色黄金”的海鸟粪肥料功不可没。这一发现还进一步揭示了公元1000年至1450年在现今智利北部的大量人口居住中心和社会的发展状况。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责任编辑: 常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