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回顾(8月8日—8月14日)

2022-08-15 01:00:0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梦然

    蓦然回“首”

  国际间全息隐形传态首次实现

  加拿大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国际间双向全息传输——将一个人以全息图像的形式从美国阿拉巴马州传输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团队其他人的全息图被传输到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这一成果有望在医疗、太空探索等领域大显身手。

  技术刷新

  3D打印材料能感知自身运动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用于3D打印材料的方法,该材料具有可调节的机械性能,可感知自身如何移动以及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人员仅使用一种材料并在3D打印机上运行一次即可创建这些传感结构。这项技术有朝一日可用于制造具有嵌入式传感器的柔性机器人,使机器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姿势和动作。

  国际聚焦

  迄今最快的双量子位门实现

  日本国立自然科学研究院分子科学研究所(IMS)的科学家使用光镊来捕获两个冷却到几乎绝对零且仅相隔一微米的原子,然后用仅发光10皮秒(1皮秒为万亿分之一秒)的特殊激光束操纵原子,成功执行了世界上最快的双量子位门,其运行时间仅为6.5纳秒(1纳秒为十亿分之一秒)。该成果有望催生全新的量子计算机硬件,突破目前正在开发的超导和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限制。

  前沿探索

  新“脑图”精确定位动物大脑意识

  科学可能离理解意识在大脑中的位置更近了一步。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类型的神经连接对于识别意识非常重要。这一研究成果,朝着确定大脑中支持意识体验最低限度的子网络迈出了一步。

  科“星”闪耀

  人肌肉基因首次插入面包酵母DNA

  荷兰研究人员成功将人类肌肉基因插入面包酵母的DNA中,这组基因包含了人类代谢途径的“蓝图”,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将如此重要的人类特征植入酵母细胞,得到的人源化酵母模型,可作为药物筛选和癌症研究工具,同时意味着改性酵母可以作为医学研究的工具。

  “最”案现场

  迄今最小流量驱动电机仅25纳米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流量驱动电机。受荷兰标志性风车和生物马达蛋白的启发,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通过DNA自我配置的流动驱动转子,可将电能或盐梯度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机械功。这一成果为在纳米尺度上设计主动机器人开辟了新的途径。

  科技轶闻

  动物胶原蛋白角膜恢复视障患者视力

  瑞典林雪平大学和LinkoCare生命科学公司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了一种由猪皮中胶原蛋白制成的类似于人类角膜的植入物。在一项试点研究中,这种植入物使20名角膜病变患者恢复了视力,其中大多数人在接受植入物之前是失明的。该项研究以生物工程角膜作为人类捐赠角膜的替代方案,为角膜失明和视力低下患者带来了希望。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责任编辑: 常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