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推进降污减碳协同增效——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固废法”执法检查报告提交分组审议

2022-06-24 20:45:2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唐芳

科技日报记者 唐芳

“要强化科技的支撑保障作用,破解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难点、堵点问题,推进降污减碳协同增效。”6月23日,在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窦树华表示。在他看来,当前,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固废处置综合利用、科技创新非常急迫。

固废“资源化”需要科技支撑

近年来,我国每年固体废物产生量超过100亿吨,主要固体废物如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总体上仍呈高速增长态势。

“两次检查来看,大宗的工业固废处置历史欠账很大。”窦树华去年和今年分别参加了固废法和环保法的执法检查,他给出一组数据:我国历年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超过了600亿吨,每年还新增33亿吨。他说,“现在是‘旧账未还,又欠新账’。”

窦树华表示,大量的工业废渣、尾矿库防治措施不足,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危险和隐患。

“我们现在固废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还是较低的。”窦树华举例,如磷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缺乏经济可行的规模化利用技术。又如,一些特殊的固废像镁渣、锰渣,缺少先进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现在锰渣的综合利用率不足5%,赤泥的综合率利用率不足7%。

为提高工业固废利用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锐建议,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强化工业固废在建筑材料、道路建设领域的研发和强制应用,提升固废加工附加值和利用率。

李锐表示,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治工业固废产生量和危害性,还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限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针对过剩固废资源,应建立跨区域协调利用机制,在工业固废外运销售环节给予一定财政补贴,降低外运成本,把固废资源放到有需求、可利用的地方去。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左右。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等综合利用方面研发取得系列技术突破,并在重点区域形成集成示范。

垃圾焚烧力争“无害化”

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6%,其中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的75.2%。

多位委员表示,生活垃圾应该焚烧无害化处理,而不是填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文华解释道,焚烧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路径。相反,填埋对地下水等的污染破坏严重。

窦树华指出,现在有些焚烧电厂“吃不饱”,有些地方没有焚烧电厂。他建议,统筹城乡生活垃圾焚烧网点建设布局,解决好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针对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引起的“邻避”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殷方龙的认为,消除因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二次污染刻不容缓。为此,必须采取更先进的处理技术,应用更科学的检测手段,实施更严格的监管标准。

“在垃圾焚烧问题上,我们还未从根本上解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噁英这些废弃物的排放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韩树旺呼吁,应加大对以化学分解为代表的更先进处理手段和工艺的研究支持力度。

医疗垃圾处置能力提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量增加的医疗废物考验着各地的处置能力。

李锐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垃圾和居家隔离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暴增。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现有的医疗垃圾处置企业处置能力还不足。同时,具备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医疗废物处理能力的企业布局少,不能及时收集处置医疗废物,很容易造成医疗机构超期储存、处置困难等问题。

他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医疗废物处置机构的规划、布局、投入和建设,同时加强医疗垃圾收运全过程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监管水平,提升处置能力,以满足和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约1.7亿吨/年,是“十二五”末的3.3倍。其中,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每年215万吨,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增长39%。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