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中子星并合: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

2017-10-23 09:12:4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梦然

(10月16日—10月22日)

本周焦点

双中子星并合: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

北京时间16日晚,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欧洲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以及世界各地70多家天文台的科学家代表,共同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并合的新型引力波,并“看到”这次并合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这种形式的引力波事件会伴随电磁波等发光信号,从而可以被传统望远镜直接探测到。

本周明星

机器人独立做手术比外科医生更精确

此前的外科手术机器人,并不能自主进行手术,仅是向手术提供有用的机械化帮助。但智能软组织自主机器人(STAR)的研究团队宣布:在一系列实验中,STAR机器人的切割比专业外科医生更精确,且对周围肌肉的伤害更少。业内专家认为,这预示着外科手术的未来。

一周之“首”

国际团队首次画出银河系主旋臂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首次成功描绘了银河系远侧的一个主旋臂,并进一步证实,银河系的确有四个主旋臂。而欧洲航天局(ESA)的“盖亚(Gaia)”探测器也计划为银河系内多达10亿个物体画像。这些图像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所谓的“天河”的理解。

一周技术刷新

液态金属通过编程控制“变形”

英国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办法,通过电场让液态金属变身为各种二维形状,如字母和心形等。最新成果有望在智能电子设备、软体机器人以及柔性显示屏等领域大显身手。

前沿探索

NASA“巨无霸”火箭引擎准备就绪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史以来最大推力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的任务进程已进入核心阶段,为火箭提供动力的四个RS-25引擎已准备就绪,按NASA计划,该火箭将会载着人进行逾45年来的首次外太空任务。

外媒精选

利用仿生原理研发吸光更强的太阳能板

目前纳米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转换效能仍然较低,但美国和德国科学家从一种蝴蝶翅膀的特殊结构中获得灵感——该翅膀微观结构中存在大量随机分布的空洞小孔,这些孔径小于一微米的洞正是提高蝴蝶翅膀光能吸收的关键,研究人员由此开发出了吸收光能效率更高的3D打印太阳能电池板。

奇观轶闻

DNA“变身”合成化学物质平台

美国化学家通过对DNA的核苷酸进行化学修饰,将DNA变成合成新型化学物质的平台。其证明,生物体的DNA不仅能储存遗传信息,还能用来研制药用物质或纳米材料。这些修饰的DNA有望合成凝胶等具有特定用途的新材料。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责任编辑: 左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