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动驾驶共同“把舵”

2017-11-09 09:17:09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梦然

为自动驾驶共同“把舵”

——中英专家研讨智能移动领域技术发展

本报记者 张梦然

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地球村。以地球村为服务对象、站在时间空间两个基本物理参量服务角度,中英两国学者共同提出了“智能移动”(Intelligent Mobility)的概念。


与会专家在第一届中英智能移动论坛上。本报记者  张梦然 摄

所谓智能移动,即利用互联网对任意移动的物体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支持和控制的技术,它是对当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引发的社会应用思考后,提出的新概念。

11月6日,首届中英智能移动新业态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大地测量、导航与位置服务、人工智能等多领域中英专家出席会议并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会议期间,与会专家接受了科技日报独家专访,并对智能移动领域的关键技术、产业驱动、国际合作框架等进行了解析。

智能移动领域,现况如何

智能移动离我们已不再遥远。人们最关心,却也是最担心的例子——自动驾驶。

在自动驾驶技术体系里,核心究竟是什么?中英地理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英国诺丁汉大学自动化利用负责人孟晓林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从硬件范畴谈起,首先是导航定位;第二则是感知。以动感地图为例,在路面上,各种状况的发生都是瞬时的,会引起连锁反应,如何将这些变化信息及时传递给道路使用者呢?这就是动感地图的作用。第三个技术关键点是通讯,包括车与车、车与物、车与基础设施的通讯等,是必须实现的互联互通问题。

孟晓林特别强调,以上智能移动技术都离不开“安全”二字。因为所有导航定位装置都是电子产品,只要跟外界发生联系,就有被黑客攻击的可能,导致信号传输被干扰,鉴于这种脆弱性,可以说“反黑”技术的跟进几乎和系统关键技术同样重要。

孟晓林说,目前,这些技术发展的成熟度并不一致,大众认知也有好有坏。向公众普及自动驾驶基本常识,应伴随技术一起前行。

在英国,政府已加大力度研发相关领域技术。英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乔桐向记者介绍,2017年英国宣布拨款1.09亿英镑支持多个自动驾驶项目。这是一项前瞻性举措,就像“中国制造2025”一样,英国也在探寻自己的工业发展战略,自动驾驶为英国带来巨大市场机遇,相关技术将推动人类交通从20世纪的人工驾驶时代过渡到21世纪的低碳、零碳、自动驾驶时代。

自动驾驶上路,挑战何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李朋德告诉记者,第一,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是时空信息有效覆盖问题,时间和空间对自动驾驶来说就像水和空气之于人类一样不可或缺,时间空间必须紧密结合、合二为一才能精确感知环境;第三则是“机器用的地图”问题。人类看到地图出现错误能够及时“刹车”,而人工智能在判断事务对错方面与人类仍有差距。此外,我们还面临着“标准缺失、成本过高”的问题;最后一点是系统集成,动态、感知的智能驾驶系统尚需工业创新。李朋德认为,只有上述四方面问题全部解决,产业化才有前景,如果只是部分解决问题,人们看到的仍只是实验品。

乔桐也赞成“技术是最大挑战”的观点。但他认为,公众对于自动驾驶这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同样重要。譬如,传统车驾驶者对电脑系统稳定性的信任度,以及自动驾驶对专职司机群体带来的生存挑战等,需要考虑新技术如何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因此,在制定自动驾驶技术相关政策时,不能只考虑安全性,还需顾及社会方方面面。总之,公众只有对新技术持有100%的信任,政策才能出台,新车才能上路。

中英互利互助,应对未来

李朋德告诉记者,中英地理信息领域的合作正在不断深化。尽管两国法系不同,但有互补之处,怎样找到一个共同点推出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体系,这一点值得我们研究;在相互学习方面,英国的电子传感科技值得中方学习,而我们可以利用北斗在高精尖领域将时空一体化做得更好;另外,英国拥有大量以军事、经济、人文为目的的世界各地地图,中英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将其升级为“机器可用的地图”,共享技术和标准。李朋德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开展更多人文、科技交流。相信凭借中国制造业和欧洲的标准化管理,我们能够共同完成一个适应全球自动驾驶市场的、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谈到中英双方如何应对挑战,孟晓林提出可通过政府搭建平台,确定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人才培训的建议。英国已将智能移动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上日程,英国国家创新署、英国国家测绘局与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可以选择适当时机通过多种方式对接,设立专题,尝试解决问题,甚至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训方案进行调整,增加机器学习等相关内容。

乔桐表示,中英智能移动领域的合作迈出了第一步。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界三方力量共同推动。尤其是企业通过风险投资等方式,最终完成其商业化落地。三方共同努力搭建合作框架,分享信息,交换想法,可以为新技术开辟发展空间。(科技日报北京11月8日电)

责任编辑: 左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