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扩能增效提振粤东西北经济

2020-03-25 14:02:00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唐柳雯 廖奕文 李文才

在近日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促进园区扩能增效”成为其中的一大关键词。从提升产业园区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到完善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再到健全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机制;以园区经济为抓手,《决定》为粤东西北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指明了前路。

省级财政5年统筹安排资金672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双转移”、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决定》,省财政安排资金187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区重大交通项目、民生水利、文化教育、旅游环保、江河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

绩优奖励提振园区干劲

《决定》提出,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园区主导产业,严格落实项目准入和投资强度要求,积极承接引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国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和当地特色资源项目,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开发、环保设施先行和污染集中治理。

对此,潮州市委书记许光表示,必须改变以往“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式杂乱式发展模式,一定要推动企业进驻园区、集聚发展;同时,出台和落实各项优惠措施,鼓励引导优势传统企业进园入区,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汕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陈胜全表示,今年初,汕头市委、市政府已出台推进工业园区发展的相关意见,而《决定》的出台,更加坚定了汕头市委、市政府抓好园区建设的决心。

陈胜全告诉记者,目前,汕头正在规划建设新的园区。“每个区都要规划建设一个重点产业园区”,力争在3至5年内,重点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本地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目前,该比重在20%左右。他说,在人多地少的汕头,只有发展园区经济才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发挥土地的有效价值。

准备好的地市远不止一个。以茂名为例,在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即提出“全市力争各县(市、区)工业园区新增工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5%以上,各园区新开工项目不少于5个”和“每年新增可供项目建设用地300亩”,并印发《茂名市县域工业园(区)建设考核办法(试行)》推动园区建设 。记者了解到,今年茂名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并拿出专项资金扶持园区建设。

“虽然《决定》讲的是粤东西北地区,但我们也非常振奋。”江门市经信局副局长何渝表示,《决定》针对园区扩能增效提出的具体要求切中园区发展要害。“最关键的,是有6720亿元的‘干货’!”

配套服务建设提上议程

用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陈文华的话说,《决定》的出台“这真是一股东风”。

《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5年统筹安排资金672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双转移”、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决定》,省财政安排资金187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区重大交通项目、民生水利、文化教育、旅游环保、江河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实现较大改善。

陈文华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东源县一直计划修通从县城到该产业转移园的一级公路,但由于财政紧张,“说了6年了,现在也没修成”。

园区企业老板聚在一起开座谈会时,“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路”。陈文华告诉记者,现阶段从县城开车至园区必须经由国道,其路程比计划修建的公路多出5公里,“每多一公里对于企业来说,都意味着成本的上升”。陈文华希望,《决定》的出台或许能推动这条公路的建设。

同时,《决定》提出,要坚持园区开发建设与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衔接,将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纳入各地城市规划,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市集中,实现产城融合。园区主要承担经济发展功能,依托所在地政府提供行政和社会管理服务,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企业做起来了,配套服务必然也要跟着完善,才能留住园区工人,使其有归属感”。廉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吕雪对《决定》中有关完善配套服务等内容深表认同。他告诉记者,现在,园区内约有5万工人,加上外来买家进入园区,常常会造成道路堵塞。此外,园内也没有休闲娱乐等场所,总体上看,园区的生活配套服务功能很不完善。

《决定》为该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的计划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吕雪介绍,园区内将建设、建立相应的配套功能区,如宾馆、学校、娱乐场所等,解决工人的吃、住、购物休闲和子女入学等问题。

配套公共服务促进产城融合。在茂名,新一轮以加快产业、人口、城市“三个扩容”和产业、人口、城市、生活“四个提质”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形成了博贺湾经济区、水东湾新城、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大平台支撑滨海新区建设。“其中,高新区定位为发展石化后加工业的主阵地,在茂名市扩容提质发展战略中主要承担工业载体功能。”相关负责人表示。

主动升级,走市场化道路

《决定》提出,要健全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机制。建立和完善产业园区协调联席会、园区管理机构、投资开发公司三层架构,扩大省级产业园区的经济管理权限。组建园区投资开发公司,省、市及各方主体投入园区的资金以股权方式投入,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

对此,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陈仲球表示十分欢迎。“莞韶产业园的问题之一是园区管理权限缺失”。陈仲球告诉记者,该园区的做法与《决定》中有关园区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的决定相吻合。他表示,该种管理方式与绩效直接挂钩,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同时也明确了各方权责。

事实上,早在去年,该园区已基本实现政企分开。政府实现转变职能,以提供服务为主;而建设工程、项目引资等方面均开始走市场化道路。

陈仲球告诉记者,管理体制的完善也被列入该园的战略措施。首先,涉及项目审批、土地利用等权限要下放到园区;同时,要统一管理,理顺园区管委会与三个片区的体制关系,并建立市场化运作新机制;各片区以土地等资产注入成立合作公司,以产权转股权,以债权换股权。

在潮州,土地、资金与管理体制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园区建设的瓶颈问题,许光表示,必须下功夫研究破解难题的办法和措施。他告诉记者,下阶段,潮州将重点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机构建设,积极探索BT、BOT等经营模式,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同时, 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市场化运作之外,各园区正铆足力气推动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现在,园区的产业链需要转型升级”,吕雪认为,虽然园区内加工产品数量庞大,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效益无法提升。

吕雪表示,廉江是电饭锅之乡,年产电饭锅数量约占全国产量三成;而顺德拥有“中国家电之都”等称号,两市的产业有很大的关联度。下一步,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寄希望于“强强合作”,带动提升本地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打造家电产业集群。

为此,该园成立了家电产品检测中心、电子电器产品研发中心和工业设计与模具制造中心三个公共服务平台,分别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研究提高产品性能,以及创新设计产品的外形,使其不仅有好的性能,也在外观上吸引人。

园区负责人热议

茂名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谭国锋:现阶段,园区的发展正受到资金、土地、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决定》中将产业园区的扩能增效作为具体环节,表明省委、省政府看得非常准,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希望能出台更具体的配套政策,将《决定》对园区的指导量化和细化到具体的措施中。

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主任王崧威:产业转移对龙门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有很大的帮助。现在龙门的工业占比已经达到50%,第三产业也发展起来,产业结构趋向合理,这正符合了科学发展观,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陈仲球:《决定》里针对资金投入方面有新的政策思路,这很符合山区的实际,很鼓舞人心。《决定》是促进广东全面发展的战略性政策,将使得各界对园区的投资更有信心。我们也想借《决定》出台的东风,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园区发展。

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陈文华:《决定》的含金量很大,对园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相信它一定会强力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速。

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张硕:《决定》的出台,对园区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够破解我们缺乏骨干企业的难题,有助于培育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向园区集聚,从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专家访谈

园区经济为粤东西北工业化“补课”

陈鸿宇(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

产业集聚有利工业发展

《决定》提出,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对此,陈鸿宇以汕头、韶关为例指出,长期以来,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并未完成。珠三角地区在实现经济起飞的同时,吸引了来自东西北地区的要素和资源,造成了两个地区之间更大的差距,“现在是时候给粤东西北补上‘工业化’这一课了。”

陈鸿宇告诉记者,经济发展是基础,而产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粤东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于缺少产业支撑。他表示,工业化是客观的、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粤东西北也无法例外。”工业化讲究集聚效应,即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回报,园区经济就是一条出路。他指出,园区对产业的积聚功能,避免了“撒胡椒面”式的产业布局,“各搞各的,反而捏不起拳头。”

公共服务促产城融合

“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市集中,实现产城融合。”《决定》指出,要完善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陈鸿宇表示,在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产、镇、村三者往往交织在一起,造成部分地区出现生活区与工业区混杂一处,污染严重、交通混乱等情况;而之后出现的“产园融合”模式,虽然为园区中增加了少量服务设施,但除去员工宿舍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基本未被触及,为社会治理增加了难度。

“现在,就是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实现产、园、城三者融合。”陈鸿宇指出,完善产业园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实现既有产业集聚,又有人口集聚,服务业同步跟进的局面,实际是既实现了工业化,又实现了城镇化。

让市场之手为园区造血

《决定》提出,要健全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机制。对此,陈鸿宇表示,在传统园区建设机制中,地方政府存在过度主导问题,导致园区尽管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效率低下,引来诸多诟病。因此,必须要借由市场力量,使资源配置方式发生转变,政府角色从“主导”变为“引导”,为园区发展创造环境。

陈鸿宇进一步说明,“像在哪里搞园区、做多大、上什么项目等问题,都要由市场来决定。”他特别提出,《决定》中关于“组建园区投资开发公司,省、市及各方主体投入园区的资金以股权方式投入”的表述,实际是将政府的手“管住”,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之手”建设有自身“造血”功能的产业园区。同时,就《决定》中提到的“对绩效好的园区给予适当奖励”,陈鸿宇表示,这说明政府要把钱用在刀刃上。“有绩效的才给奖励,说明政府之手服从于市场机制之手。”

南方日报记者/唐柳雯 廖奕文 李文才 实习生/张悦

通讯员/杨颖 王杰 曾嘉 统筹/郭亦乐 谢思佳 韩浩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