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90周年特别报道——精度高威力强,创新锻造王牌“撒手锏”

2017-07-27 07:34:34 来源: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 张 强

精度高威力强,创新锻造王牌“撒手锏”——来自火箭军部队科技强军的报道

建军90周年特别报道

本报记者 张 强

建军90周年前夕,火箭军一支支导弹劲旅跨区机动开赴大漠戈壁、东北密林、沿海之滨,在多个“战场”摆兵布阵,聚焦“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核心标准要求,锤炼复杂天候条件下实战化战略能力,锻造具有“王牌”“底牌”作用的“撒手锏”部队。

一幕幕演训图中,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导弹个头越来越小,打击精度越来越高,毁伤威力越来越强。这一切正是科技创新的力量!

然而,回溯历史,人们很难想象它“幼年”时期的蹒跚起步——

导弹官兵用角钢做成发射台,用床板钉成配气箱,用柳条编成推力室,用木头制成程序配电器,用黄泥制成陀螺仪,用萝卜刻成爆炸器……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战略导弹部队克服重重困难,在大胆改革创新中发展,培育形成了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推动部队建设跨越发展。

1984年10月1日,一枚枚乳白色的战略导弹第一次走出深山,在长安街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神州大地沸腾了,全世界震惊了。

一家外国媒体报道说:“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它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它有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

“近年来,火箭军围绕习主席确定的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的奋斗目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加强武器装备建设。”火箭军相关负责人说。

火箭军的每一步跨越,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晶。

一次采访中,火箭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肖龙旭回忆起这样一个故事。

1989年的一天,大学刚毕业的他在现场观看导弹发射。随着占领阵地的口令,导弹发射车按照预定方向开进,但却迟迟没有听到“点火”的口令。

“这样的速度,打起仗来怎么办?”历经数年的艰苦奋战,肖龙旭在国际上首创了“地地导弹发射新的控制理论与技术”,实现了导弹的随机快速发射,使部队作战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正是在这样一批优秀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的导弹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战略导弹“个头”变矮了,“身材”变小了,而弹头威力、反应时间、命中精度和机动性能却大大提高了。

“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测试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火箭军部队的“中军帐”日趋现代化;“战略导弹训练模拟系统”等系列成果的诞生,使部队的训练手段由过去自制简陋器材,发展到全武器系统训练模拟仿真;“作战阵地人员生存保障”系列成果的应用,对提高火箭军部队反击作战能力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时至今日,我国战略导弹已具备全天候机动和随机发射能力,火箭军团的铁拳,随时可以给来犯之敌以致命回击。

未来战场无声搏杀将越来越常见,创新将成为战争胜负的“引擎”。火箭军各级指挥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头脑里“科技创新”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

某导弹旅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搭建起具有模拟操作、指挥控制、综合保障等功能的一体化指挥训练平台,各作战要素与旅、营指挥所实现互联、互通、互动,官兵不出营门随时随地都能展开训练,训练效益大幅提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火箭军每年都有1000余项科技成果问世,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得到推广应用。

作为闻名全军的“科研英才”,肖龙旭一次次捧回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项,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荣膺当代发明家称号。

和肖龙旭一样,火箭军部队许多导弹专家、创新能手和技术骨干,进入各级党委指挥决策层,拥有“重大决策监督权、长远规划参与权、科研项目否决权、咨询报告提交权”。

目前,火箭军部队已拥有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部队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军官数量持续攀升,作战部队发射营长、发射连长90%以上拥有硕士、学士学位,科研院所中青年科技干部六成以上是博士硕士。

火箭军相关负责人介绍,火箭军已形成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固态与液态并存的武器系列,实现“导弹装备集成化、操作系统简便化、指挥流程信息化”,快速机动能力和准确打击目标能力迅速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实现历史性飞跃。

责任编辑: 左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