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铁成:勇于创新的“工人教授”
传承民族精神 奋斗新时代

2018-10-16 07:45:06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陈 瑜

在中国中铁一局遍布全国的铁路、地铁的电务施工现场,随处可见的是一张窦铁成巨幅照片。

照片主人公黝黑的面庞长满褶子,初中文化程度的他被人尊称为“工人教授”。

1979年,窦铁成成为中铁一局一名电力工人。文化程度低,要学的东西太多,窦铁成采用“笨”办法,白天学,晚上在笔记本上详细记下施工和技术要点,还有心得体会。这个习惯让他受用一生。39年间,他记下了90多本工作笔记,近200万字的学习笔记。

外人看来,变配电所施工就是按照图纸安装,没太多“技术含量”。窦铁成却屡次用事实击破误解。

1983年,京秦铁路沱子头变电所施工时,因为工班没有技术员,工长让窦铁成挑大梁。

各类技术图纸加起来足有一寸半厚,为弄懂原理掌握工艺,工作之余,窦铁成不顾疲劳,将自己关在备用调压器室里,一张张图纸、一条条线、一个个节点地分析解读,时常通宵达旦。在他的带领下,这项工程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窦铁成没有自满,他始终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微薄的收入,除了寄回养家,全被他用来买书了。但要读懂弄通这些“大部头”,对窦铁成来说,太难。一个公式难以记住,他就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放在枕边,抄在笔记本上,整天像着了魔似的反复背诵,直到熟记于心。为了理解一个公式,他经常求教于比他年龄小二十几岁的大学生。

近些年,铁路建设飞速发展,窦铁成的思维也跟着换代。

1999年,46岁的他从辨认一个个字母开始,练打字、写总结,钻研CAD制图软件,成为中铁一局3万员工中掌握电脑设计绘制电力图纸的第一人。

学习,让窦铁成始终站在技术最前沿。从电磁保护到晶体管保护,从微机联锁保护到四电集成保护,我国电力变配电所经历的几次升级换代,窦铁成都样样精通。

39年来,窦铁成参加过无数铁路建设,先后提出实施设计变更6次,解决技术难题52项,为企业创造和节约1300多万元。由他负责安装的近百座铁路、地铁变配电所,全部一次性验收通过,一次送电成功,全部获得优质工程。

这些年,鲜花和荣誉涌向了窦铁成:全国劳模、全国双百人物、中华技能大奖、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并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别管多亮的光环,你都得扎扎实实工作。”QQ上,窦铁成依然保持着10年前记者采访时的普通劳动者本色,“咱本来就是工人,不是作秀。”

2015年开工的西安地铁三号线项目,最关键的能源供应集中在两座110千伏变电所,光变压器主机就重达42吨。承揽如此大规模、科技含量如此高的两座外部电源工程,不仅对窦铁成,在中铁一局历史上也是开天辟地第一回。110千伏电缆隧道分布在西安市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为取得准确检测数据,他两天内一身汗裹着一身泥,上上下下钻完了9.3公里地形十分复杂的阴沟,在24处交叉互联和接地箱的位置获取了两回路、75段电缆的精确检测参考数据。

窦铁成依然像过去一样,保持一股勇于创新的劲头。用他的话说,“只要敢于创新,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2009年在深圳地铁工地,地铁绝缘装置问题引起他的注意。他埋头上网查询、翻阅书籍,终于想出一招:用电吹风代替喷灯。经班组反复试验,2000瓦的工业电吹风成功替代使用了几十年的喷灯。这个小小的创新成果,目前已成为地铁电缆接续的“利器”。

从去年9月开始,因为身体原因,窦铁成已不去现场。如今他是中铁一局电务工程公司电力试验所负责人。

“试验所是电力专业的支撑点,220千伏电气设备试验资质可以到国外投标工程。”窦铁成很看重这个平台,“让谁去搞电气试验,就说明他不是普普通通的工人,而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人了。”

作为铁路电气和变配电施工的技术“120”,十几年前,窦铁成开始发挥网络优势,在网上建立了好几个QQ群,专门回答同行提出的技术问题。

窦铁成说,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的徒弟,带动大家一起进步,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责任编辑: 符雪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