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助力双创升级 生物医药挑战极限

2018-11-22 08:34:0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实习记者 于紫月

——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侧记

科技部火炬中心领导为获奖企业颁奖 肖昆华摄 

大赛启动仪式现场 肖昆华摄

■聚 焦

实习记者 于紫月

你想过人体器官可以再生吗?你想过人体器官可以重复利用吗?

这些医学难题可能从未在你的脑海闪现过,但是张文彩却时时想着它。

“我和我的团队在医学领域选了这个最难的方向。”作为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文彩在总决赛的舞台上展示了一种再生韧带支架,可植入人的身体中,用于人体组织修复和器官再造。据介绍,自身细胞可以依附支架生长,随着支架降解,新的人体自生的韧带也将逐渐长好。

如此敢想敢为的团队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屡见不鲜。据了解,本届赛事全国共有31136家参赛企业在37个省级赛区展开激烈角逐。生物医药领域共有3667家企业参赛,通过地方初赛、复赛、决赛的层层选拔,最终230余家企业汇聚广州参加总决赛的终极对决。总决赛项目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创新器械、精准医疗、基因检测、新药研发、再生医学、医药装备、体外诊断、互联网+医疗等,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力量。

双创升级,护航高质量医药产业发展

“9月份,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以一系列具体有力的举措,推动创新创业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领导段俊虎介绍,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创新创业主体日趋多元,各类支撑平台不断丰富,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创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生物医药技术与产业作为科技前沿领域,创新的速度正在加快,被市场淘汰的危机也步步紧逼。广州市恒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存太有感受:“高质量的创新是生物医药企业的主要出路。现阶段一个企业的新技术或新产品在我国领先已经远远不够,其创新程度和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才是最终目标。从中国领先到世界领先是创新型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必走之路。”

生物医药行业赛就是挑战创新的一个缩影,在全国各地遴选而出的230余家双创企业中有不少正走在世界先进行列的路上。“我们研制的苏帕鲁肽(达必刚)是一种长效糖尿病创新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新药。”上海银诺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庆华表示,他们能在总决赛中突出重围,一举夺得成长组第一名的桂冠,应该是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多项世界先进的性能指标以及预期的价格优势戳中了各个评委看待行业的痛点。

除了银诺医药,来自东道主广州赛区的广州中达福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能够取代复杂手工胰肠吻合操作的PGA胰肠吻合环,上海洛启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展示了基于骆驼抗体的全新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杭州纽安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了一种个体化、精准化的肿瘤精准免疫治疗方案......这些在医疗器械、创新药物、解决方案上提出精妙方法的参赛企业,哪个不是在不断挑战创新的高度?哪个不是依靠不断的升级来提高企业“名片”的含金量?

“看到众多紧跟医药行业发展前沿产品或技术,从生命科学、转化医学、生物制药等多个角度寻找突破口的创新创业团队亮相本届赛场,让人振奋。”科技部火炬中心基金受理处处长安磊感概:“2012年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参报项目共7000个左右,而本届大赛参报企业已达30000余家,经过层层筛选,大赛挖掘出一大批优秀企业。我们的评委也纷纷表示,参赛企业的数量和水平在不断提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创新创业的能力逐步提高,企业和研究人员的创新创业精神持续高涨。大赛也将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开展高水平的创新创业。”

产学研结合,生物医药需彰显家国情怀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领域面临着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投入大、风险高和周期长的风险。有数据统计,一款新药从开始研发到获批上市,需要经过10到15年的时间,花费金额可达上亿美元。当然,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但是真正能够挺过“烧钱”的研发期、动物试验期、临床试验期,走到上市阶段的企业可谓“千里挑一”。

对于创业者而言,面对风险与艰辛,他们需要一份对事业的坚定。而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除了目标坚定之外,还需要一份特别的东西——为国民生命健康而艰苦付出的情怀。

“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糖尿病的创新药推向市场,造福于糖尿病的患者,打破国内医药业被国外巨头药业垄断的局面。”作为本届大赛上为国民生命健康而战的创业者代表之一,王庆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药品研发成功到上市惠及患者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将糖尿病创新药成功推向市场不仅需要自始至终的创新理念,更需要一种情怀、执着、坚持和信心。”

还有一些人在贫困的山区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探寻着大自然的馈赠,不忘初心。“2013年,通过精准扶贫的招商引资项目,我们扎根在中药材资源丰厚的怒江,开始从事产区特定、质量稳定的道地中药材建设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怒江昂可达农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玉斌表示,该公司用工人员多为40岁—60岁当地留守妇女,惠及了当地5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858人。在金玉斌看来,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才能走得更长,走得更远。

大赛为企业搭建了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更为那些在各行各业中坚定信念、胸怀崇高志向的奋斗者们赋能,助其项目落地、资源融通,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利好政策落到实处,以行动向其证明,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的路上,他们从不孤单。安磊在总决赛启动会上就表示:“希望参赛企业能够代表全国的广大创新创业者,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中国的创新力量和中国企业家的创业精神。”现在看来,参赛企业交上了一份令人崇敬的答卷。

众创众扶,助力生物医药蓬勃发展

“我们参赛也考虑到融资方面的需求。”广州中科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物研发助理胡文一语道破医药企业的前期困境,寻求资金支持也是大多数企业参赛的目的之一。

对此,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也在一直推动多方联动,致力于集聚优质资源,更好为企业服务。“大赛半决赛的所有评委、总决赛7位评委中的5位均来自创投机构。因此,项目评审过程也是企业向多个创投机构展现自我实力的过程。”安磊表示,如果评委遇到感兴趣的企业,即便企业没有冲入总决赛或者获奖,也会有相关创投机构继续对项目进行跟踪和对接,此类成功案例每年数以百计。据中新网报道,目前初步统计,本届大赛仅广州一个赛区参赛企业获得投融资便已超过50亿元。

大赛不仅搭建了创新型企业展示和宣传的平台,也给龙头生物医药企业带来了合作的机会。企业对接会上,美年大健康、香雪制药、广药集团、达安基因等企业发布对外合作需求报告,随后200余家初创、成长型企业与之进行了一对一交流。吉林省莱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学术部总监李洪欣告诉记者,该公司的中医理疗、医养结合等项目有望与美年大健康进一步对接,同时与大企业交流的过程中学到很多,包括大企业的运营管理、后续产品开发等,今后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大型企业加入。达安基因相关负责人在对接会结束后也表示收获颇丰:“我们共对接了四十余家企业,后续还会与部分企业进一步沟通,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尽可能将行业资源进行融合。”

此外,大赛期间还举办了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培训会,助其上市融资、快速发展。特别是东道主广州市也敞开了热情怀抱,广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学伟在总决赛启动会上表态,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企业如果落户广州高新区,将全面参照“金镶玉”、IAB系列政策给予项目政策支持,同时还会在企业房租补贴、创业配套资助、子女就学、父母养老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在大赛举办过程中,主办方精心组织参观考察、广州之夜、参赛企业展等丰富多彩的双创服务活动,真正体现了大赛的众扶机制,为打造“双创”升级版搭建全国性舞台。以比赛为契机,进而为创业者提供融资、培训、对接、展示等服务内容,是大赛为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健康发展,实现孵化培育“隐形冠军”的主要任务。

责任编辑: 符雪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