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兴良:攻克破除冰灾的“民工教授”

2019-10-23 10:53:1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雍黎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30多年如一日,常年野外工作,持续攻关结构物大气覆冰防冰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被大家尊称为“民工教授”的蒋兴良。

干瘦的身体略微佝偻着,右手不停地捶打着后腰,蒋兴良在与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时地重复着这一动作。饱受脊椎管瘤手术神经损伤后遗症折磨着他,每一分钟里他都必须忍受十几秒的刺痛,这几年都夜不能寐。不过面对这吃止痛药也止不住的痛,蒋兴良却朴实地说,“没事,反正都要痛,还不如多做点工作。”

蒋兴良教授在冰天雪地中进行野外研究工作。受访者供图

坚持探索 攻克冰灾

覆冰积雪是美丽的自然现象,但能源开发利用的装备、电力输送的线路、太阳能与风力发电设备、飞机机翼、铁路轨道等野外环境的结构物大气覆冰积雪则是严重自然灾害,每年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社会影响。自然覆冰随机性极强、影响因素很多、环境极为恶劣、研究非常困难,冰灾防御是国际上至今没有解决的重大难题。

蒋兴良是湖南人,1985年考上重庆大学高电压工程技术研究生,从此与“高海拔和覆冰积雪”结下不解之缘。作为我国第一个研究电网覆冰的研究生,蒋兴良在研究这一领域时,首先想到的是要获取原始科学数据,从贵州六盘水的马洛青观冰站,到青藏高原的风火山,从四川的大小凉山,到宁夏固原的六盘山……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蒋兴良带着团队翻山越岭,在一个个寒风冻骨不眠夜里,年复一年跋涉着。

2005年7月,蒋兴良前往缺氧60%、海拔5100米的青藏高原风火山上进行高压放电试验。白天他与师生在野外紫外高温和风雨雷电交替中进行试验夜晚,晚上在狼嚎和狂风中畏缩于工具车上坐着迷糊,痛苦至极实无法坚持,开车200多公里到海拔4200米的三江源头小镇恢复一晚。

在这样的条件下,功夫不负有心人,蒋兴良团队取得国际上至今没人超越的宝贵原始科学数据,解决青藏铁路隧道设计、高原供电工程等多项世界性难题,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成为川藏高铁、青藏电气化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数据支撑。

蒋兴良教授带领团队在雪峰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受访者供图

一砖一瓦垒起野外观测站

2008年3月,为深入观测研究野外自然覆冰规律及其导致灾害的机制,防止电网再次发生大面积冰灾,他带病历时半年全面调查了全国17个省市覆冰现场,最后选择最具代表性、覆冰最严重的湖南雪峰山建立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没有专项经费,蒋兴良兼作“民工与教授”,亲自挖方撬石、砌砖粉墙、立塔架线、安装调试,他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这里,夏天在紫外高温下建设,冬天在寒风冻雨中试验,自筹资金,经过10年的边筹钱、边建设、边试验、边完善,创建国际上第一个“能源装备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现在雪峰山试验基地已从当初的“小作坊”变身我国电网防冰减灾的名片,其代表性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研发出世界首套电网覆冰预报预警系统,研制电大电流融冰装置,取得国际上领先的突破性创新成果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为提高我国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我们不再只针对电网,而是研究结构物大气覆冰积雪问题。”蒋兴良说,雪峰山试验基地目前已将风力发电、铁路、飞机、通讯塔架和道路等覆冰及其防护研究纳入研究计划,已经发明电网智能融冰、风电超疏水性涂层防冰、飞机机翼微功耗分布式电脉冲除冰和铁轨方波脉冲除冰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冰、除冰新方法新技术。

蒋兴良教授在冰天雪地中进行野外研究工作。受访者供图

不惧伤痛 砥砺前行

为了做研究,蒋兴良有着一股舍身忘命的劲。

常年野外湿冷与艰苦环境的高强度作业,原本精壮的蒋兴良骨瘦如柴。早在2005年夏天在青藏高原做试验,他左腿麻木、肋骨开始疼痛,不过他一直忙于研究,没有抽出时间到医院检查,一直到2015年9月几乎瘫痪,住院检查才发现是胸后脊柱脊椎管瘤。手术后医嘱休息三个月,但他一个月后就赶往雪峰山野外基地。

虽然手术切除肿瘤但损伤了脊椎神经,遗留严重的腰背脉冲刺激与周期移动的神经疼痛,昼夜不停的疼痛折磨他至今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锥心刺骨的疼痛加上长年累月难以踏实休息,蒋兴良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着工作。

“人一辈子几十年,能多为国家和社会做些贡献也就值了。”蒋兴良说,现在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争取国家项目支持,进一步发展雪峰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覆冰积雪及灾害防御、能源装备雷击及灾害防御、能源装备环境适应性等领域做出更多的研究,并能培育出更多的青年人才,让我国能继续引领国际冰灾防御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责任编辑: 张爽(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