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农田,该从哪些方面发力

2019-12-02 10:10:04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过国忠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虞璐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

那么,此《意见》出台有着怎样的背景,为什么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目前,我国耕地现状如何,高标准农田在建设中还面临哪些难题?该采取的举措和应用的科技手段,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相关农业领域的专家和农业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

多种问题制约农业高产高效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说,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抗灾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介绍,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在粮食作物生产上,由于长期存在农田碎片化,机械化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作业质量不能保证、土壤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农业高产高效发展,给粮食安全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

尤其是我国耕地类型多样,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主要表现在耕层变浅、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区域性耕地质量退化和污染等方面。有统计显示,全国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酸化导致耕地退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由于固体废物、污水灌溉等多种原因,造成耕地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从近年来各地实践看,应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田块高差大、小而散,作业时转弯调头多,大型农机难下地等,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我国农机专家、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说。

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羊种场董事长张玉江告诉记者, 目前,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因为缺乏相应配套的考核机制和资金,造成项目实施中的一些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损坏非常之快,农田道路也因当时设计施工标准低等原因,造成农田道路翻浆等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在张瑞宏看来,现代化的强国必须要有现代化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种植方式为支撑,而其基础就是高标准的农田,这才能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保证农民兄弟的利益,使农业真正成为社会稳定的经济命脉与经济基础。

《意见》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举措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国家标准发布会上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战略任务,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核心就是立足国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是坚守1 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重视耕地质量红线,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记者了解到,按照《意见》中提出发展目标,经测算,到2022年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1 0亿亩,以此可以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0%,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将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尤其是建成以后,项目区的耕地质量一般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 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50 00公斤。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项目区粮食产能稳定性水平也将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意见》出台,这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度重视,也是破解农业高产高效现实难题,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举措。”扬州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建飞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耕地数量的基础,是提高耕地质量的手段。

陆建飞认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后管护,对农田水利及农村道路等设施进行及时修缮,确保其功能的发挥,是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目前,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导致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农户不愿意也不具备管护基础设施的条件和能力。

因此说,国家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需要。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实现农田“地平整、土肥沃、旱目匕准、涝能排、路相通、林成网”,既能显著增强农田防灾减灾、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可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也会便于农机高效作业,充分发挥农机抢农时、省劳力、增效益的作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达到真正让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应多措并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十二五”以来,国家持续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我国水土资源约束日益明显,保持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对满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刚性增长的需求意义重大。

专家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当前各级政府服务“三农”、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工作和政治任务,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决策协商制度和征求意见制度等方式,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建设规划、实施区域、投入方向、支持环节、项目选择等方面有机联结、相互匹配、协调衔接的工作局面。

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 0亿亩高标准农田。该如何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张瑞宏说,高标准农田建设除应遵循农田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标准外,在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等方面,要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

在张瑞宏看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过去传统农业种植是靠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星罗棋布”般的点状种田,农民兄弟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大变革。因此,把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从事第二产业乃至于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可能。

专家建议,各地应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建设方式和工程措施。要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围绕农田主要限制性因素或全面质量提升,扎实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与培肥、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以及其他相关配套工程建设,加速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长期的科研观测表明,优质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在60%一70%,而存在各种障碍因素的耕地土壤贡献率只有40%左右。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坚持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并重的原则,既要实现土地平整、农田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更要实现土壤肥沃、生态良好、高产稳产。

专家提出,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要注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灌水排水通畅,肥料统测统供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地方政府要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促进农田集中连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规模效应。

同时,要加强农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建立监测、评价和管护体系,全面掌握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实现农田持续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的绿色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从根本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刘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