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院士项目、攻克核心技术:“超级孵化器”交出成绩单

2019-12-18 18:18:54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延斌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蛰伏四年多,被誉为“超级孵化器”的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山东工研院)12月18日对外交出“成绩单”:引进16名院士,40多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60余名“泰山学者”“万人计划”;100多个项目落地,50余家孵化企业,27家协同创新中心,其中院士领衔15家……

毫无疑问,作为山东工研院院长,当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将上述数字和盘托出时,现场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尤其是山东省、济南市主管领导为之一振。

数字是枯燥的。透过数字,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济南是名声在外的“泉城”,其深藏地下的泉脉既四通八达又错综复杂。修建地铁?可能从没有哪个城市像济南这般纠结:既要开发地下空间,享受地铁的快捷,又要绕开泉脉,不影响泉水喷涌,怎么办?在前期再三勘探、对济南泉脉走向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李术才院士团队提出了给挖隧道的盾构机加上探测设备的方案,如同后者长了“眼睛”,避开了风险,一举解决难题。

如今,这个名为“隧道灾害源超前探测”的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产学研合作的产品牢牢占据着我国70%的掘进机施工隧道市场,并拿下30亿元产值。

“高端,接地气”,是山东工研院项目的特点之一。如果说上述技术是该院自主研发、孵化的代表,那么引入项目在技术含量和市场需求上也不遑多让。

可调激光器是当今光电器件领域的最前沿,其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山东工研院引入国际知名光电专家、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章雅平,其带领团队在经济型可调激光器的商业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半导体可调激光器芯片的商业化规模生产能力,能有效解决网络拥堵问题,真正让网速飞起来。如此优良表现,也让其技术受到华为、中兴和海信等的认可。

眼下,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高端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产业基地已经在济南高新区落户,两轮融资4700万元代表着市场与资本的追捧。

对于成绩汇报,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显然是满意的。他用了“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等三个排比句来表达对山东工研院的认可和期待。王忠林认为,山东工研院已经崛起为推动济南高质量发展的“瞪羚谷”和“独角兽牧场”。

当然,作为“内行人”,王忠林明白,山东工研院成绩的取得,“诀窍”在哪里——一句话,“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从表面上看,山东工研院由济南市、山东省科技厅、山东大学三方合伙共建,但相对于前两者的资金、政策、土地等硬件支持,“双一流”高校山东大学更是工研院可依赖的“母体”。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山东大学便启动人才制度改革,构建杰出人才体系。依据学术水平、发展潜力和学术影响力等指标,学校把青年人才划分成三个梯队,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人才项目一起,共同构建了梯次分明、衔接有序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 使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才都可以得到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支持培养。

从山大走出来的顶尖科学家王小云院士在会场发言时,也提到了这种“母体”与工研院的关系,她甚至建议,工研院引优秀人才,让他们落地山大不失为一条途径。言外之意,山东工研院要做大做强,山东大学有更多办法。

对山东工研院来说,有了人才,便有了一切。

山东工研院院长李术才院士在现场提到的一个数据耐人寻味,他说,山东工研院已经建成了27家协同创新中心,其中院士领衔15家。

比如,由王小云院士为核心专家的“网络空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由杜彦良院士、山大齐鲁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刘健为核心专家的“超高速列车低真空管网系统基础设施协同创新中心”,无疑都瞄准了国内,甚至国际一流中心。

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已经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这也成为山东工研院面临的机遇期。正如刚刚获聘山东工研院专家的杜彦良院士所言,“很荣幸成为工研院的特聘专家,我将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

是啊,聚集着诺奖、院士等一批顶尖人才的工研院到了出大成果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 刘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