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得好不好,不重论文重“疗效”

2019-12-23 16:46:4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金凤

金凤

15所高校、43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数分列全国第二和第三。10所高校的14个学科进入国际公认的基本科学数据指标(ESI)前1‰,高校数和学科数均列全国第二。在中国高校学科榜上,坐拥这份数据的江苏,“家底”殷实。

“学科建设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近日,在江苏省教育厅举行的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如是说。

如何掘金学科这座富矿,“指挥棒”至关重要。“我们考核建设成效,不是数数发了多少论文、有多少顶 ‘帽子’。对大学来说,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做好社会服务,思考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杨树兵表示,目前,江苏的优势学科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标志性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考核。

学科建设“顶天立地”,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

一根长约20厘米的玻璃光纤,外面裹有一层密实的玄武岩纤维层,轻轻拨动,与之相连的计算机上,立即显示出明显的上扬曲线。

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该院副院长张建展示的一款长标距光纤传感器,可以附着在建筑结构的表面,或者埋入内部,将桥梁建筑的载荷、裂缝、倾斜度等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出来,再通过装置解调仪,进行分析、整合,生成一幅幅“心电图”。这项“土木工程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已经在苏通大桥、长江隧道、江苏大剧院及美国、日本的重大工程监测中得到应用,解决了大量实际工程难题,直接经济效益超4亿元。

张建展示“长标距光纤传感器”,金凤

将学术研究的焦点聚焦于解决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江苏高校学科建设的趋势,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管中窥豹。在上一轮的学科建设二期项目中,72个学科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占比43.6%。

“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江苏将‘顶天立地’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发布会中,洪流表示。

杨树兵解释,学科建设的“顶天”,就是要让学科站在学术前言,打造国之重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立地”就是要把学科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见的贡献。“我们要破除‘五唯’,学科建设不是写写文章、发发论文、出出书。”

什么样的学科才算合格,学科建设是否达标的依据是什么?据悉,江苏省创新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察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三个维度。在“贡献”指标中,突出专利等知识产权创造运用、通过技术创新解决重大发展难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江苏高质量走在前列的案例。


创新多种模式,鼓励多方共建学科

江苏的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打破封闭起来搞发展的通常做法,创生了多种学科建设模式,如高校内部不同学科合作的交叉学科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强强共建、高校与企业的共赢互利协同创新、以及高校与国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协作交流学科建设模式等等。

徐州潘安湖采煤塌陷区总面积1.74万亩,区内积水平均深度4米以上。“塌陷区综合整治涉及采矿工程、测量工程、生态修复、土地复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一个区域的治理,精准测绘是基础,科学规划是关键。”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执行院长张绍良教授说,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组建了由数十名不同领域专家学者构成的团队,依托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多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攻关,如今,潘安湖采煤塌陷区已经成为国家级4A级景区。

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合作团队在潘安湖调查取样,受访者供图

如果说多学科交叉建设为高校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打出“组合拳”,高校院所的强强联合,则让丰富的科教资源惠及更多师生。

南京大学天文学学科团队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南大仙林校区共建“天文和空间科学园区”,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和教学任务、共同培养研究生等方式,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该学科还可以从紫金山天文台获得观测设备和技术支持。

高校与科技型企业均为创新主体,将实验室里的成果“唤醒”,用资本、人才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对成果的检验,也是价值的再造。

“过去高铁列车所用的高强度风挡玻璃一直以来国外市场,价格昂贵,交货周期长。”江苏大学材料学院院长乔冠军教授介绍,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与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承担了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速列车专用高性能安全玻璃的研发及产业化”,实现了高性能特种安全玻璃产业化。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创新已让中国制造的高铁前窗玻璃逐步占据国内九成市场。目前,双方还正在合作研发应用于大飞机的风挡玻璃。

“我们考核学科建设成效,不是看发了多少篇论文,有多少顶 ‘帽子’,而是考察学科建设项目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与社会需要符合程度如何。”杨树兵说。


打造人才梯队,把人才培养放首位

“学科建设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必须要把社会贡献放在第一位。”在杨树兵看来,学科建设的最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做好社会服务。

据悉,江苏二期学科项目建设期间,各立项学科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师生将企业、农田作为检验真知的授业课堂,让知识在大地、田野流动,赋予人才以成长空间,也让科研成果造福民生。

南林大团队用秸秆研发的零甲醛高强度秸秆板,金凤摄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秸秆总量大约7亿吨。每到秋收季节,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堆堆燃烧的秸秆,浓烟滚滚。走进南京林业大学秸秆中心,一张张无醛秸秆人造板和杨木板,诉说着一个“科技鲁班”团队的创业史。

南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梅长彤介绍,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他们攻克了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化制造技术,研发出20余项秸秆人造板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点草成金”。北京奥运会的几个场馆也用到了他们的技术。同时,他们还解决了速生杨木加工关键技术,授权专利20余项。近5年来,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6项,培养硕博研究生275名……

团队的技术也在各地普及,梅长彤说,如今,团队平均每年到企业、基层开展技术服务100天以上,为海关、商检、司法、考古等部门提供材种鉴定500余人次,为企业培训人才300多名。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