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续写“胞波”情谊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2020-01-19 11:15:0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唐婷

科技日报记者 唐婷

1月17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访。一时间,缅甸和“胞波”情谊成为了社交媒体上频现的热词。

当地时间1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比都第二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中缅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这是习近平和缅甸总统温敏共同按下按钮,正式启动中缅文化旅游年。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出访前夕,习近平主席在缅甸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文章中写道:——在缅语中,“胞波”意为一母同胞的兄弟。两国人民自古相亲相融,“胞波”情谊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4世纪,我们的祖先就打通了贯穿川滇缅印的“金银大道”往来通商。中国盛唐时期,缅甸骠国王子率领舞乐队不远千里访问长安,著名诗人白居易挥毫写下千古绝唱《骠国乐》。

——两国人文交流纽带日益拉紧。中缅文化、宗教、人员交流活跃,为深化“胞波”情谊提供了坚实支撑。中国国宝级文物佛牙舍利4次应邀赴缅甸供奉,缅甸在洛阳白马寺捐建了缅式风格佛殿。

——加大交流互鉴,增添“胞波”情谊新内涵。双方将今年确定为“中缅文化旅游年”,相信缅甸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古迹会吸引越来越多中国游客。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包括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赵强在内,多位中国文物科技工作者先后前往缅甸,为当地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献智出力。

缅甸古城蒲甘,因佛塔林立,被誉为“万塔之邦”。其中,始建于1144年的他冰瑜寺主塔是蒲甘目前最高的一座佛塔,塔高65米,高耸的金色塔尖直逼苍穹。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蒲甘佛塔及古城,不仅是缅甸古老建筑艺术的缩影,也是全人类重要的文化宝藏。2016年8月,缅甸中部发生6.8级地震,造成包括他冰瑜寺塔在内的数百座佛塔、佛像受损。

“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应缅甸方面邀请,我们和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派出专家组赴蒲甘考察,给出震后评估报告和初步修复方案。” 赵强介绍。

2018年9月,中缅双方就援助缅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复项目达成换文签字。次年4月,中方专家组抵达缅甸,随即在蒲甘开始为他冰瑜寺塔做抢险应急支护。当时现场的情况,令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伟感到有些棘手。

“他冰瑜佛塔整体为红砖砌筑而成,因年代久远,结构有些松散,地震造成佛塔中部严重受损、上层解体。若再受到外力作用影响或有水渗入,就可能导致佛塔中层拱券坍塌,情况非常紧急。”王伟回忆道。

6月至10月,是缅甸的雨季。为防止佛塔在雨季中受到二次破坏,专家们要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对佛塔中层及以上部分进行紧急防水和支护。一场和时间赛跑的应急加固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起初,缅方工作人员对于我们是否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颇有挑战的加固工程不太有信心。最终,我们赶在雨季前完成了加固任务,他们也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赵强说道。

2019年6月,陕西援缅甸蒲甘他冰瑜寺紧急支护工作组圆满完成他冰瑜寺紧急加固工作。图片来源:陕西省文物局

尽管人们更多地将目光投注在他冰瑜寺主塔的修缮上,然而,在赵强看来,更值得期待的是,通过项目的开展,将中国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带到缅甸的同时,为当地培养更多的文物保护修复人才。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只是修佛塔,我们还想为加深‘胞波’情做更多的努力。我们也非常欢迎缅甸的文保科技工作者更多地来中国学习交流。”赵强表示。

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来不是单向的。事实上,在参与文化遗产援助项目的过程中,中国文保科技工作者也增进了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视野。

“缅甸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从佛法、习俗、建筑形制等方面看,比较接近印度早期佛教风格,对蒲甘古城和佛塔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小乘佛教起源和传播的了解和认识。中缅山水相连,世代比邻而居,缅甸古建和中国古建之间的关联也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领域。”王伟认为。

责任编辑: 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