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环境中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几率极低

2020-02-21 14:55:5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操秀英 刘垠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刘垠

2月2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进入复工复产的阶段,不少人担心,当我们回到办公室、进到车间、来到田间劳作的时候,有多大的风险被病毒感染,又如何自我防护?

针对科技日报记者提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坦陈,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病毒是怎么找到人体的,二是病毒是怎么侵入人体的。科研攻关团队根据前线的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反映的传播可能性,比如气溶胶、粪口传播,按照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场景,设计了很多的试验来回答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

比如,针对气溶胶传播,多个跨学科团队设计很多试验,其中,设计了一个30立方米的人工模拟箱模拟气溶胶环境,利用不同的试验动物,模拟和验证病毒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害到人体。初期试验显示,比较确定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满足密闭空间、长时间暴露、高浓度三个条件,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但在开放环境中,通过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几率极低。因此,最重要的是注意个人防护,减少与潜在病毒接触的机会,切断病毒传播的路径。”周琪对复产复工的单位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对相对人员密集的工作场合,要保持通风。二是在工作场合中,同事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这都是有效的防护手段。

周琪解释说,病毒主要从我们的黏膜侵入,如口腔、鼻腔和眼部。在病毒进入人体的过程中,做好对这些部位的重点防护就非常必要。比如在人员密集区域,正确的佩戴口罩是可以切断病毒进入肌体的重要措施。

“科学试验证明,新冠病毒是不会通过皮肤传播的。因此,即使如大家担心的粪口传播,只要保持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也是可以避免病毒通过这些途径传播的。“周琪认为,随着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数量的不断下降,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特性的不断了解,随着病毒防控手段的不断更新,精准的防控病毒传播完全可以实现。

责任编辑: 岳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