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公开多项AI专利技术,海南大学团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2020-03-26 09:57:4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祝华

王祝华 实习生 叶作林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各施所长,为防疫抗疫贡献力量,纷纷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疫”中。近日,海南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段玉聪带领的DIKW团队无偿向社会公开多项研发专利技术,为抗疫提供技术支持。

段玉聪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团队响应国家关于科技抗疫的号召,把创意和知识回馈社会,希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抗疫生产力。与此同时,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帮扶带,助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段玉聪教授在国际合作项目中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受访者供图)

DIKW团队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的信息处理、自然语言语义理解等。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数据图谱、信息图谱和知识图谱为整体的资源处理机制,相关研究可广泛应用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架构搭建、系统效率提升、安防预警系统以及教育事业的各个关键环节。部分成果为国内外首创。

从2017年5月成立以来,DIKW团队以海南大学为单位,作为第一发明人共计投递中国国家发明专利124项,已经获得授权的第一发明人发明专利24项,其中包括海南省唯一的区块链相关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DIKW团队根据疫情防控管理单位或生产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取“情感可视化避难地图”“情感可视化旅游地图”“基于偏差器官形态行为可视化的口语学习矫正方法”“面向类型化资源的自动安全态势感知、分析与报警系统”“容器液体离线适宜度动态模拟与展示系统”等专利技术无偿向社会公开,并免费提供技术支援和咨询服务。

段玉聪介绍,“情感可视化避难地图”与“情感可视化旅游地图”等专利技术可提升个人对疫情地域相关群体信息的感知度,降低用户的疫情风险与焦虑感。“基于偏差器官形态行为可视化的口语学习矫正方法”为代表的系列专利技术,解决传统线上教育由于师资规模、系列技术等原因导致的信号多重失真等问题,提高疫情期间口语学习的效率和准确性。“面向类型化资源的自动安全态势感知、分析与报警系统”可提高抗疫信息化相对薄弱地区和行业的相关数据采集、信息分析与知识抽取的效率,提高抗疫指挥和调度的响应能力,减少反应等待时间。“容器液体离线适宜度动态模拟与展示系统”适合在疫情期间为需要照顾或居家隔离的老幼人群在中成药等加工和服用方面提供智能化服务。

“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基础专利系统可以辐射种业、深海、航天三大领域并提供个性化技术支撑。”段玉聪说。

责任编辑: 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