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载药囊泡治疗胆管癌技术”开拓胆管癌治疗新路径

2020-07-07 20:43:04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陈曦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胆管癌,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是目前全球消化系统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近期,天津医科大学南开临床学院(以下简称“南开医院”)王西墨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团队首创的“载药囊泡治疗胆管癌技术”,为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胆管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项目成果刊载在最新一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

“癌王”胆管癌治疗难度大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胆管癌在消化道肿瘤占比约3%,属于罕见病的一种,发病率相对不高,但恶性程度仅次于胰腺癌,病死率和手术复发率比例超过50%-70%,被视为另一个“癌王”。中国是世界上胆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并逐年上升。

但针对胆管癌的治疗难度大、治疗手段有限、对患者危害大,使其成为临床上一个至今无法攻克的难点。

在生物学表现上,胆管位于胆汁引流和肝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位置,因为解剖位置特殊和胆管癌肿瘤组织的“外壳”坚硬,胆管癌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对放化疗均不敏感,一旦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患者基本面临“无药可医”的局面,从而导致消瘦、乏力、营养不良、胃肠道梗阻等问题,生存质量差、生存周期短。

梗阻性黄疸是一类特殊的急腹症,如果形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的死亡率将高达50%。现在癌性胆道梗阻发病率明显增加,这类病人一旦出现感染,病情更加凶险。

“临床上目前只能用胰腺癌或消化道肿瘤的化疗方案对其进行治疗,且疗效不佳,故无法成为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文章第一作者、南开医院张晖主任介绍,现有专家共识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但胆管癌前期症状不明显,当出现症状就诊时,胆管癌大都进展到中晚期,此时仅有不到20%的患者有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新技术调动“免疫大军”杀灭癌细胞

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囊泡,与微量的化疗药物结合后,将化疗药物富集于囊泡内,并激活免疫反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载药囊泡能够使得胆管癌细胞像吹气球一样,不断胀大直至细胞爆裂,此为一种炎症性细胞死亡形式,称为细胞焦亡。当载药囊泡到达胆管癌瘤体上方的胆管腔时,大量的中性粒细胞被募集过来,进而对胆管癌细胞周围的基质进行破坏,裸露出一个个的癌细胞,使得它们能够被载药囊泡接触,进而被杀灭即焦亡。胆管癌细胞的焦亡,则进一步刺激中性粒细胞,使得后者也对癌细胞进行攻击,此即为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另外,胆管癌细胞焦亡时,所释放的致炎因子,亦能有效吸引中性粒细胞。这样,通过多种途径所招募的中性粒细胞实施对胆管癌细胞的二次杀伤。

这是一项集生物化疗和免疫治疗为一体的新型抗肿瘤技术,由于载药囊泡独特的作用机制,即既有化疗药物的部分作用,又有生物载体的特性,更是动员机体免疫大军中性粒细胞,并巧妙利用胆管癌部位极为狭小的空间,最终对梗阻性胆管癌产生出不同寻常的疗效。

2015年,天津市南开医院开展了载药囊泡治疗胆管癌的临床转化。研究团队以20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类型患者生存期一般在3-6个月),经治疗后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随访患者中生存期最长达到21个月,大部分患者饮食状况、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同时安全性表现良好。

“‘载药囊泡治疗胆管癌技术’已展现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项全球首创的新技术,让全球胆管癌胆道腔内治疗实现了‘0’到‘1’的突破。”该技术主要研究者之一、王西墨教授表示,随着后续样本量的扩大和方案的逐步优化升级,未来有望成为一线的胆管癌治疗方案,改变当前胆管癌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临床格局,代表中国走在全球胆管癌治疗的前列。

胆管癌只是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的适应症之一,据介绍,该技术的产品管线已涵盖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腹水、肺癌、食管癌等实体瘤及其并发症。该技术临床转化进展迅速,目前已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在湖北、河北、安徽、湖南、山东、深圳、天津等7省市获批上市,开展临床应用,为中国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李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