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他们让中国科学家用上了自己的激光雷达

2020-08-12 17:50:59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延斌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在南极待了525天之后,张锋一返回青岛就迫不及待地做了两件事:看一场最新上映的电影,饱餐一顿新鲜蔬菜。极地生活是他人生的重要阅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在南极每天都能吃上新鲜蔬菜就完美了。”

作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下称海仪所)“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团队科研骨干,张锋的付出无疑是值得的。

在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他所在的团队完成了“极区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在中山站的安装和调试,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完成了从定位选址、地基建设、平台搭建到方舱拼接、系统安装与调试的工作,成为国际上首台在南极部署的可全天时观测大气风场和温度的同类系统,弥补了我国在极隙区中高层大气探测的空白,助力我国掌握全球气候活动与变化的研究。

历史性一幕的实现,是张锋所在的海仪所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等单位多方协同合作的成果。

激光雷达,是一种激光技术与现代光电探测技术结合的先进探测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激光束,根据回波信号获取有关信息,主要应用领域有大气环境监测、海洋环境监测、风场测量、测绘成像等。

在海仪所的实验室里,张锋向科技日报记者展示了一张图片。

画面中,五个标准集装箱拼凑成的系统上方,有三束黄光以不同的方向探向南极的天空。

“气象预测模型利用众多气象站、雷达站的数据支持,较成功地实现了短期地表天气预报。然而,地球大气层是一个整体,地表之上是密切关联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一直延伸到几百公里的高度。全球为数不多的中高层大气观测数据对理解和预测大气层的活动和变化至关重要。”

之前,南极激光雷达项目负责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文涛曾向科技日报记者做上述表示。

目前,美国拥有两台类似激光雷达,但布设在南极麦克默多站的雷达由于只配备了垂直方向的发射接收系统,不能测水平风。他说,“在南极,我们的雷达观测水准是最高的。”

海仪所科研处处长、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团队负责人王章军告诉科技日报,本系统可全天时探测80km-110km之间的大气风场和温度。

由于技术手段较新,需要有人守在设备旁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并积累一年的观测数据。为此,这两年,张锋和同事们轮流在南极中山站坚守、探测、纪录。

实际上,“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发团队组建之后,海仪所在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技术领域的十年深耕,已实现了从地下20米到高空120公里范围内的多参数探测。这些重要参数包括气溶胶、风、温、水汽、污染气体和海水深度等。

大气中悬浮均匀分布的相当数量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如海盐粉粒、灰尘、烟尘和有机物等多种物质)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统称为气溶胶粒子。

在海仪所的实验室里,科技日报记者见到了一台正发出耀眼绿光的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

这种雷达是一种主动式的遥感监测设备,在对流层以下气溶胶和云的探测方面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测量精度及三维立体扫描等优势,这是其他探测手段难以比拟的。

如今,包含核心技术的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已得到了市场青睐。海仪所党委书记孙继昌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该项目基本完成了成果转化,估值达到1200万元。

责任编辑: 何沛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