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万里行:明天!科考专家正式奔赴黄河源

2020-08-19 22:51:0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乔地

科技日报讯(科技日报记者乔地 黄河报记者蒲飞)8月19日,在中国科协指导下,由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水利学会共同承办的“黄河生态保护行”河源综合科考活动在青海西宁正式启动。20日一早将向黄河源进发。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2015年起,已持续6年组织黄河源头科考,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本次调研内容主要包括黄河源区草地退化与荒漠化、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黄河上游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地方实践和典型模式、黄河源区径流变化与水生态环境演变等问题。

此次科考活动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利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北京林业大学、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跨部门、跨学科、跨行业的科考队伍,联合开展黄河源区科学考察。

活动启动当日,科考队分别赴青海省水利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就青海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思路、三江源地区水文生态监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调研座谈。

黄河源区是指黄河河源至唐乃亥水文站之间的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在3000米以上,源区河网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2.2 万平方千米,大于5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 68 条,大于 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 23 条,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 16%,多年平均径流量 200.5 亿立方米(1950-2015 年),约占黄河径流总量的30%,为黄河贡献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径流量,是黄河主要的产流区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同时,黄河源区生物多样性高,不同生境间物种差异性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高海拔地区之一,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直接关系到黄河流域的水生态安全。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黄河源区径流总体呈减少趋势,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源区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趋势,进入21 世纪以后,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以及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从长远看,黄河源区的生态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黄河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黄河源区相对流域其他地区来说,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相对较少,对于科学研究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区域,这里产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对黄河流域水沙情势变化、流域生态保护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黄河源进行系统科学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本次科考活动由西宁出发,沿兴海县、玛沁县、玛多县、曲麻莱县、玉树、达日、玛曲、贵德,对哈龙冰川、鄂陵湖、扎陵湖、卡日曲、约古宗列曲、多曲、勒那曲、达日河、东柯曲、西柯曲、黑河、白河、巴彦卡拉山、黑河入汇口等地进行科考,全程2000余千米,历时9天。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