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农大”合署改革呈现新生机新面貌

2020-10-19 17:13:46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海滨

科技日报记者王海滨

10月19日,山西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一周年座谈会召开,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廖允成说,去年10月19日,山西省委、省政府着眼山西省高等教育和农业科研改革发展大局,推动山西农业大学和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成立了新的山西农业大学。校院合署改革一年来,全校上下把“建好农谷,办好农大,把农业科研搞上去”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山西“新农大”呈现新生机新面貌。

科技日报记者王海滨摄。

科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更加完善

改革后,山西农大的教学科研队伍规模倍增,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倍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翻了一番,试验田等土地面积增加了10倍多,加上山西神农科技集团等一批农业科技企业落地山西“农谷”,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大批高水平科研人员聘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招生指标大幅提高,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接现代农业产业需求,为提升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在8个地方专业研究所建设了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科研人员走上讲台,及时把科研内容融入教学,把科研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引入教学实践。广大青年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参与社会服务,解决生产难题,在实践中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本领能力。

创新资源集聚,高水平研究成果取得突破

山西农大校院合署改革,将全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都积聚到了一起,人才、学科、研究所、实验室各种资源得到整合共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农业产业创新链条明显延伸,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有效衔接,支撑山西省农业“特”“优”战略实施的能力明显提升。山西农大农学院韩渊怀教授带领的杂粮分子育种团队,在谷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筛选出超早熟突变体“xiaomi”,建立了一个新的C4植物模式体系,为选育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提供了便利条件。山西农大主持制定的《晋汾白猪》成为国家农业行业标准,为“晋字”牌“特优”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高水平技术支撑。今年7月9日,据ESI中国内地高校数据库更新显示,学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山西农业大学美丽校园秋景。程旭东摄。

打破条块分割,服务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农大、农科院以前的科研团队虽各有特色,但力量分散且重复。合署改革后,围绕山西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整合团队资源,打通合作堵点。根据大同黄花产业发展的需要,山西农大将园艺学院的种质资源、基因组研究等基础研究优势与高寒作物研究所的栽培管理、加工等应用研究优势相结合,成立了“大同黄花产业发展研究院”,推进全产业链创新。新成立的大同黄花产业发展研究院定性为协同创新模式的专业研究院,功能定位是聚焦大同黄花产业发展,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产业发展组织与管理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产品研发、项目中试、模式集成和成果推广,为大同黄花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为山西乃至全国黄花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及经验,蹚出科技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路子。展现了校院合署后集中资源、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的实力和优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谷城院”深度融合,产学研一体实质推进

在推动院校合署改革中,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了“新农大”“谷城院”融合发展思路,其本质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山西现代农业发展打造科技引擎。校院合署改革,实现了“城”和“院”的融合,实现了“学”和“研”的一体。去年,国务院批准在山西农谷建设“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山西农大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学院等6个学院落地山西“农谷”办学;围绕“晋汾白猪”,与金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太谷区政府合作,建设了“国家现代农业生猪产业园”;与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合作成立了“乡村调查研究院”。

山西农大建在中阳县的木耳产学研基地。科技日报记者王海滨摄。

今年,山西农大食用菌团队承担“助力攻坚深度贫困吕梁行动”任务,助推临县食用菌产业实现了亿元产值地位;助推交口县香菇产业突破亿元产值,推动产业发展模式进入良性循环。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副研究员史高川,在山西省隰县挂职科技副县长进行科技扶贫,依托山西农大强大的人才、技术优势,建成了隰县玉露香梨试验站;制定了2个玉露香梨优质栽培技术和质量安全等级省级标准,建立35个玉露香梨标准化示范园;申报获批隰县玉露香梨生态原产地示范区和生态原产地产品、商标认证等3个国家级的称号;培养当地农业技术骨干100余人,每年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

廖允成说,当前,我们正在实施“大部制”和“院办校”改革,正在不断提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水平,正在加快建设一流学科步伐。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初步建成研究应用型大学。再通过“十五五”的5年,把山西农业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