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综合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上云超2500家

2020-10-27 14:48:3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过国忠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吴昊

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已到了攻坚克难关键之时。高职学校如何主动融合,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服务中小微企业上云,提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地方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10月27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信院)党委书记王钧铭说:“我们通过整合学校特色专业群、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和相关研究院等综合资源,建立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综合平台,全力服务中小微企业上云,服务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产业协同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工业互联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努力探索一条‘专注工业互联、服务两化融合’的特色‘双高’建设发展之路。”

记者了解到,一年来,仅常信院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综合平台,已服务常州市中小微企业上云超过2500家,同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95件,专利成果转化65项。

对接地方产业,组建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

记者了解到,常信院是一家专注工业互联网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高校,也是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的一所信息类高校。长三角是全国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区,尤其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和一大批新基建项目的布局,对于高技能人才和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的重要板块,也是地方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正是在如此背景下,学校抓住机遇,从2018年就着手打破原有专业结构,率先组建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明确了加快培养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要素网络化、企业管理智慧化‘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和目标。”常信院副校长陈刚说。

在常信院领导看来,虽然学校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建起来了,但核心技术欠缺、应用转化缓慢、专业人才匮乏等关键问题,都需要依靠更深的产教融合去破解,方才能够走上“专注工业互联、服务两化融合”的特色“双高”建设发展之路。

去年4月,该校联合45家创新企业、高端科技服务机构与在常高校,组建成立了常州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今年6月,又与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技术研发团队等开展战略合作,成立常州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值得一提的是,常信院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综合平台,正在不断固本培基的基础上,努力发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独特优势。目前,该校形成专业集群、联盟、研究院“一体两翼”的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综合平台体系架构,并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1个、工信部工业互联网项目(平台)立项2个、江苏省相关项目(平台)立项9个,还参与起草发布首个面向工业物联网系统的国家标准《工业物联网数据采集结构化描述规范》,投资1600万的大数据中心即将建成。

“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构建产业链合作体系,加快突破应用技术研发,联合培养人才,壮大骨干企业集群,助力提升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服务水平,这是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综合平台的首要任务,也是常信院服务社会的长期目标。”常州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中平说。

集聚创新资源,赋能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发展

常信院在努力上移“天花板”的同时,产学研创综合平台更是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需求,为地方政府长期提供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咨询,并联合常州中国联通公司建立中小制造企业设备数据采集中心,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采集、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与鉴定、学术交流等各项工作,与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航天云网公司合作,共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制造实训中心,培养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型人才。

煤矿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加,存在长航时定位精度不稳定、通用协同控制算法适用性差、状态故障诊断误判率高等一系列问题。常信院辛改芳科研团队,开展高可靠采煤机智能感控与协同预诊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了采煤机空间定位、耦合控制及故障诊断等基础理论,保障了复杂工况下采煤机的可靠运行及高效开采。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多个煤矿得到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设立的2019年度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二等奖。

由常信院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牵头、德国洪堡学者获得者刘天祥博士的团队共同参与研发的微铣刀磨损监测系统,通过自主研制的数据采集设备,完成机床主轴电流和扭矩信号,智能网关进行采集信号的边缘计算和云端传输,云端服务器实现刀具磨损状态的识别及刀具寿命的预测,并可将计算结果通过手机App进行展示,提醒操作工人及时更换刀具。

陈刚告诉记者,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刀具崩刃,准确率极高;通过大数据分析刀具真实寿命,预测准确率97%以上;实时监控刀具断刀并控制停机,准确率达100%。目前,该项目已发表SCI论文9篇,并授权发明专利7件。

目前,该系统已在常州远聚隆创精密注塑模具有限公司、无锡超威卓模具有限公司及苏州智尔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式投入使用,并为上述企业创造了约365万元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所高水平提升高职学校,在新时代怎样更好地‘立足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是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王钧铭说,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聚焦工业互联网,不断充实“产教融合”新内涵,力争实现全国一流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目标,着力做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推广者、聚合者、赋能者和加速者。

责任编辑: 李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