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生态扶贫要依靠产业实现长效机制

2020-11-19 12:07:0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马爱平 张金晓 宋平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张金晓 宋平

林草产业周期长,容易遭受火灾、病虫害以及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是弱质性产业,违背了这一客观认识谈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从事生态扶贫研究的中国林科院林业经济研究专家、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副研究员赵荣说,生态扶贫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产业,发展产业就得遵从市场经济规律,如何在弱质性产业中选择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扶贫产业,让其更多发挥效益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应当是生态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

(2020年5月,赵荣在广西罗城做生态护林员政策入户调研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林业经济研究室供图)

要谨慎上马产业项目

以林草行业为主体的生态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模式之一。这不仅在于我国林业和草原区分布着全国60%的贫困人口和500多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更在于生态扶贫模式能够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赵荣表示,从理论分析看,生态扶贫既能为贫困地区林农和牧民带来政策性增收,又可以激发他们参加生态保护建设的积极性,一举两得。但也要看到,政策性投入能促进减贫,但持续性的脱贫不返贫仍要依靠当地的优势产业来带动。

在生态扶贫效果监测过程中,赵荣和团队看到过很多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的典型,也看到过失败的案例教训。

团队总结分析发现,成功的多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迎合了市场需求,失败的多是因为扶贫项目缺少市场调研和整体规划。2019年,四川、云南和新疆的部分地区发生了核桃滞销,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当地政府没有准确做好市场分析,以及缺少对发展核桃全产业链的规律认识,大面积推广种植核桃,造成核桃供给过剩,另外,在核桃初加工上又没有落实“最后一公里”服务。而在广西龙胜、罗城等地区推广种植的百香果产业,就得益于政府引进了优质的品种,不断改善百香果的口味和营养价值,迎合了市场需求,逐步打开了全国市场。

赵荣指出,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种养经济普遍存在长周期性这一特征,且林农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小农户与大企业、大市场不能有效衔接,利益反馈调节机制相对滞后,造成发展产业的沉没成本会相对更高。因此,选择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绿色产业,对我们政府的决策者和扶贫干部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

为了发挥生态扶贫政策研究和效果监测在“上传下达”方面的作用,帮助政府在发展林草产业扶贫项目时提供决策咨询,团队在前期开展林业扶贫支撑政策体系研究和滇桂黔片区林业扶贫效果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林草局定点扶贫县、贫困村和贫困户三级林业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国家林草局《定点县林业扶贫效果监测评价》报告、《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林业扶贫研究》报告和《林业生态脱贫攻坚绩效评价及长效机制研究》报告,并撰写了《关于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的几点思考》,提出了生态扶贫领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政策措施。2019年,依托赵荣带领的中国林科院科信所林经室成立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扶贫研究中心”。

要构建深度利益联结机制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时刻,赵荣及其科研团队更加忙碌了起来,除了要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还要参加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组和国家林草局扶贫办组织的脱贫攻坚督查,以及生态护林员政策落实专项检查等工作。赵荣说,能参与到国家重大政策行动中,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件很荣幸的事,并表示,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2020年7月,赵荣在青海省共和县参加脱贫攻坚督查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林业经济研究室供图)

在对贫困户进行问卷调研的过程中,赵荣发现,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帮扶政策,但农民对这些政策并不了解,也就谈不上享受政策福利了。这里面就包括 “林权抵押”“专项债券”“森林保险”等融资手段和避险途径。

在贵州独山县,为发挥龙头企业的带贫作用,当地探索实行了将扶贫资金入股经营主体,再量化分红的措施。然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及龙头企业对农户的政策宣讲不充分,参与进来的农户不多,甚至贫困户拿到了产业分红却不知道参与了什么产业,导致龙头企业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大打折扣,扶贫资金政策效益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遇到这种返贫风险很大的情况,赵荣表示很担忧。

当前,我国减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返贫致贫风险长期存在。赵荣强调,生态扶贫政策研究要帮助政府、龙头企业、贫困人口找到利益共同点,构建深度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真正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实现生态扶贫的长期效应优势。

据了解,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赵荣及其团队深入国家林草局4个定点扶贫县和一些深度贫困县,实地走访调研了近6000余贫困户,掌握了贫困县、乡镇和贫困户的一手资料和动态变化情况,为国家林草局完善优化生态扶贫政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2020年6月,赵荣和团队在青海省玉树市巴塘乡上巴塘村开展扶贫调研时与当地扶贫干部和贫困户的合影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林业经济研究室供图)

在基层调研的日子里,白天大家分头走村入户做问卷,遇到对政策不了解的,他们就耐心给农民作讲解;遇到扶贫资金没有发到位的,他们就帮忙协助沟通反馈;遇到有创业想法的回乡青壮年,他们就帮忙一起出主意、想对策;遇到家庭特别困难的,他们也会慷慨援助一份情意;遇到扶贫干部为了扶贫事业和家人长期分居两地的,他们就表示致敬和慰问……晚上回到宾馆,大家盘坐一起,汇总分析数据。要是有谁分享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故事,大家都会为这里的乡亲们遇到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而高兴。

赵荣笑称,自己的团队就像是一支“红色宣讲团”,走到哪里,党的扶贫政策就宣讲到哪里。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