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育扶贫,为世界提供了成功实践经验

2021-04-07 10:42:1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过国忠 徐华 虞璐 王一宁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徐华 虞璐 王一宁

日前召开的教育扶贫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说,“普及有质量的教育是消除贫困的关键基础。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

我国是如何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的?在教育扶贫上有着哪些成功的实践与经验做法?未来又将如何巩固和保障困难学生的学习条件?4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相关学校与教育界人士。

把教育扶贫贯穿到其他扶贫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引了教育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巫建华说,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等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自觉把教育扶贫贯穿到其他扶贫中去,已形成了全社联动机制。

常州高新区赴青海省海南州支教团人员正在辅导学生

记者了解到,2012年以来,我国累计有514.05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高等教育向贫困生倾斜促进了社会的向上流动。

截至2020年底,义务教育阶段1.45亿学生中,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多万人降至682人,其中20多万贫困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

相关专家认为,我国过去由于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使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与工具——教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发挥出其特殊的作用。

“教育扶贫从物质上来说,可以保障贫困户学生有学可上,从精神上来说是帮助贫困学生及其家庭树立自信,学有所乐、学有所成。”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金存说,培养一名大学生或者有一技之长的职教学生,就是帮助一个家庭脱贫,就是为提升地方民众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就是帮助构建长久脱贫。因此,教育扶贫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近20年来,党和政府突出问题导向,在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与教育支持服务的基础上,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实施精准教育扶贫,着力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真正让教育发挥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

在教育扶贫上,我国先后推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定向委培”“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举措,一批批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学子享受到了“政策红利”进入高校深造,一批批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走向“乡村讲台”,他们走到那里,就把新知识和新认识带到了那里。

“我们学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在总结巩固职教扶贫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从服务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主战场的战略转向,加快推动发展观念转变、师资队伍转型、发展动力转换,在学费减免、产业开发、蹲点帮扶等方面,拿出一系列的‘实招’与‘硬招’,不断把教育扶贫做实做深。”巫建华说。

田学军介绍,我国实施教育精准帮扶,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构建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广泛动员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实施产业扶贫,帮助众多贫困乡村走上致富道路,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多措并举精准推进教育助贫脱贫

如何让教育脱贫在创造备受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多年来,我们坚持实施招生倾斜。”刘金存说,学校主动加强与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借助高职扩招等有利机遇,不断加大在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招生计划投放力度,以及开展对口招生和学生联合培养方面开展合作。

近3年来,该校共录取江苏援助省份贵州、青海、云南、辽宁、新疆、西藏考生1257人。其中,对青海、甘肃等省考生减免3年学费。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电商直播团队在徐州牛蒡种植基地直播带货

近年来,该校还针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特色农牧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学校依托电商专业优势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对接当地政府、电子商务协会和企业,面向当地基层干部、农牧民和电商企业等,开展电商从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并结合当地经济特色和企业需求,量身打造培训课程,运用电商手段促进海南州农牧产品市场信息有效流通,提升农牧产品档次和产品附加值,为农牧民致富找到了“发动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以涉农专业为特色的综合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三农”为办学初心,以精准扶贫工作为目标,进一步凝练“科技支农”的方向与力量,引导推动各学院“将课堂移至村口,将师生扎入田头、将成果送进农户、将论文写在大地”,全力以赴助力“乡村振兴”。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资助为抓手,以育人为导向”的工作理念,以“应助尽助”“精准资助”为目标,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完善“奖、助、贷、勤、免、补”六位一体资助政策体系,积极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资助覆盖面达到54.2%。

“我们依托学校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国家青年农场主培育基地、省乡村振兴学院等平台,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开展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服务等能力提升培训。”巫建华说,同时,依托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推进中西部合作开展对口帮扶和社会培训服务,为青海海南州、云南普洱市、陕西榆林市等地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基层农机推广人员、青年农场主、创业创新农民,培养了一批脱贫攻坚的“领头雁”,带动脱贫致富农户近千户。

用常州市天宁区教育局相关领导的话来说,“教育扶贫从‘希望工程’到‘知识扶贫’,再到‘扶志扶智’,从输血式、造血式走向活血式,时代在变、抓手在变、路径在变,但推动‘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我们的初心始终未变。教育扶贫,我们一直在路上。”

要打通政策精准执行“最后一公里”

该如何走好未来精准教育扶贫路?在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贾仕林看来,高校教育扶贫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工作仍不到位、不融合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致使高校教育扶贫工作难以开展工作。

“目前,随着当地村民观念的改变,教育扶贫已由早期集中于上课和学业能力提升,演变成学生素质拓展提升的一个平台,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教育扶贫的初衷。”

贾仕林说,学校、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在教育扶贫中出台更多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积极性,增强山区教育吸引力,让青年教师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

相关专家也指出,下一步,相关部门要聚焦教育扶贫领域仍存在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充分整合全社会资源,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以相应的时间支持、行政支持和条件支持,打通政策精准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爱心天使”支教团队在江西老区开展教育扶贫

“教育是实现人员社会流动的重要路径,对于贫困家庭而言,更是实现脱贫的主要选择。”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查永军教授说,2020年我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依然存在,需要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帮助相对贫困家庭实现经济收入的增长,帮助他们的子女实现更好地向社会流动,改变他们与父辈一样的社会地位。

查永军告诉记者,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中来源于相对贫困家庭生源占比比较大,在此阶段和场域给予这些受教育者必要、可行的教育帮扶将极大改变他们的处境,要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知识、技能等支持,从而在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平台,实现他们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扬州大学“益往黔行”公益团队在贵州开设脱贫攻坚农民夜校。

巫建华建议 ,为更好地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在对高校综合考核中可适当增加对院校参与教育扶贫工作的考核比重,尤其对农业类高职院校教育扶贫团队建设工作要给予更大支持,以及乡村振兴学院建设。同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培养、帮扶、就业及反馈制度,确保乡村和偏远地区学生的入口和出口畅通,高校应强化学生适应服务和各项指导工作,招进来还要培养好,做好受益人成长与发展的精准支持。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