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程模式点旺军事职业教育“炉火”

2021-04-08 15:16:1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强

钟福明 范如松 本报记者 张强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条例(试行)》。就在该条例发布一个月前,一份题为《火箭军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标准设置》研究项目申报书在火箭军工程大学“出炉”。令大家意外的是,这份项目申报与条例要求十分契合,为火箭军军事职业教育进一步分类细化学习对象层类、学习内容范围和学习目标要求提供了重要参考。

记者了解到,此研究项目申报书负责人是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高桂清。前不久,他被评为全军军事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先人一步开展军事职业教育改革研究

“思维开阔,知识渊博,具有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对于高桂清,熟悉他的人这样评价。

2015年军委机关调整改革,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下设的职业教育局刚成立,高桂清就敏锐地感觉到,一场关于军事职业教育的改革即将到来。

“军事职业教育不同于地方职业教育。它是人才培养的大平台,是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的补充、延伸、拓展、支撑。”高桂清说,他立即组织学员广泛收集相关材料,从国内外军事职业教育资料,到各军种职业教育发展建设成果,为深入研究军事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广泛素材。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17年,全军军事职业教育改革正式启动,高桂清承担了国防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军事职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参与完成了火箭军军事理论课题《火箭军军事职业教育研究》。他也因此入选全军军事职业教育专家库、火箭军军事职业教育专家库,担任学校军事职业教育专家组组长,并多次参与全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试点建设方案的论证与评审工作,为推动军事职业教育建设发展、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造受官兵欢迎的精品课程

事业之途,从不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随着军事职业教育进入“营门”,高桂清发现部分官兵对军事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有的单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网络课程甚至无人问津。

“军事职业教育是军事人才培养的大平台,重在拓展提高,但当前的课程尚存种类不全、偏重理论、实用性不强等问题,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亟须打造一批真正受官兵欢迎的精品课程。”高桂清说,他结合前期研究报告,瞄准部队战斗力生成,紧贴部队实际和岗位需求,率先探索出火箭军首批在线虚拟训练课程《导弹武器系统工程》。

把训练搬到课堂上模拟展示本就不易,而要把一门课讲得能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认知层次,甚至不同军兵种官兵均能听懂更是难上加难。为满足官兵个性化学习需求,高桂清针对不同军兵种官兵对导弹武器知识的认知水平不一、运用虚拟课程经验不同等情况,广泛查阅资料,他常常为了讲清一个知识点夜以继日反复推演,力求官兵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为将最完美的课程内容呈现在官兵眼前,他在课程手段上借鉴其他单位的方法经验,探索创建动态智能学习资源库,将导弹武器知识与部队实战需求紧密结合。

随着我国“互联网+”建设驶入快车道,军营“网生一代”越来越多,高桂清认识到“互联网+”将是新时期人员综合发展的必然模式。他坚持采用“网络+教育”模式,融合线下课程教学实践和运用经验,指导建设军事职业教育课程10余门。其中,《弹道导弹》微课获评“全军优秀微课”,多门课程获得省级奖项。

谈及自己在军事职业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高桂清坦言:“发挥资源主建作用,研透在线课程特点规律,打造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线上‘金课’,是我们军校教员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唯如此,方可让军事职业教育的‘炉火’越燃越旺。”

责任编辑: 聂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