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医生不够“用”?湖南“云病理”盘活病理医生资源

2021-10-12 12:39:5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俞慧友 邓磊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邓磊

“您有一例来自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冰冻’会诊。”10月3日,正在休年假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远程病理中心副主任胡忠良的手机上,收到了一例术中会诊申请短信。
看到信息,胡忠良迅速登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远程病理会诊平台”,对这一术中冰冻病例进行病理诊断。不到5分钟的时间,他便将一份附有自己电子签名的远程病理专家咨询报告发送了过去。
术中会诊,即为手术进行中的一种病理诊断,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手术方案有关疾病诊断问题,向病理医师发出的快速紧急会诊请求。术中病理诊断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关乎手术进展的质量。
现在,诸如此类的术中病理诊断,都可以通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一个“云病理”平台,进行远程诊断。

“云病理”,助力病理医生实现柔性化应用
病理,即“病之机理”,是在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基础上,分析病变部位组织结构、细胞形态,最终判断疾病的本质。病理学诊断,被誉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不过,在我国,病理医生并不十分普遍。我国存在病理医生人才缺乏,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生数量尤为少,机构间病理诊断水平高低不等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2015年就率先探索去建立可行的‘湘雅远程病理诊断平台’,来满足基层医院疑难病理会诊,以及术中快速会诊的需求,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就医难问题。当然,这也有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副书记胡建中向科技日报记者说。
平台启动后,至2019年4月底,累计完成各类远程病理会诊10254例。截至去年10月,平台已接入医疗机构200多家,覆盖全国10余个省份。远程病理会诊申请量也逐年成倍增加。
据了解,该会诊平台系统可支持标准化报告审核制度,同时,平台还配置了系统内咨询功能等。

“远程病理不仅能使帮助基层医院的病理科走上快车道,而且还能带动医院医疗水准提升。有些基层医院以前不敢做,或不能做的手术,现在也渐渐开展起来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理科主任周建华说。

此外,通过该平台,会诊患者通常有望在24小时内就能获得权威病理专家的诊断。而以往的借片会诊,则至少需要花费5个工作日的时间。
“云病理”,为乡村振兴凭添“健康底色”
2020年11月,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农民何奶奶,因反复性咳嗽,存在周围型肺癌并肺内、右侧胸膜多发转移可能,住进了当地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
就在家人四处筹钱想去长沙诊治之时,“云病理”平台已经给何奶奶的病理切片做出了及时准确的诊断。据此,当地医院立刻给何奶奶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其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并好转出院。
“我们这边医疗资源有限,但通过云病理平台,在家门口就能把百姓把疑难重症解决,惠民便民还一举多得。在湘雅医院帮扶下,我们病理科面积也从2017年的40平方米,扩建到了现在的400平方米。”江华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向雪莲主任说。
江华瑶族自治县,也是中南大学的对口帮扶对象。湘雅医院病理科与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病理科、蓝山县人民医院病理科等签订协议,帮助他们实现了远程病理会诊,有效地缓解了当地病理诊断跟不上临床需要的矛盾。

数据统计,2017-2020年间,江华全县病理外检标本量达10394例,每年增幅达10%以上。按患者节省到市级及以上医院过程中交通、食宿、诊疗的费用2万元/人计算,四年间,共计为老百姓、地方财政、医保节省约2亿元人民币。

“云病理”助力下,江华县已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为江华县乡村振兴战略添加了一抹靓丽的“健康底色”。

周建华称,“云病理”的出现,是湘雅医院对“数字化+人工智能”远程病理新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为从源头上提升远程会诊结果的准确性和后续分子病理检测质量,医院病理科为基层医院技术员和医生提供了院内学习机会,并定期派专家教授和优秀技术员下乡指导,以此有力推动当地医院病理学科建设发展,这样的模式也成为了“病理专科医联体”的一个成功典范。而未来,医院还拟着力建设“全方位数字化病理科”和创新的“人工智能云病理”。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