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大考,宁夏科技人这样交卷

2021-11-22 20:31:5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迎霞 易静华 席娜 罗阳 李海洁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易静华 席娜 罗阳 李海洁

11月19日下午,随着第三批下沉志愿服务的帐篷点统一全部撤回,至此,宁夏科技厅圆满完成区直机关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任务。

是的,结束了。

然而抗疫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是检验不足的一面“镜子”,也是衡量差距的一把“尺子”,更是鞭策前行的一柄“锤子”。

你是否尽锐出战无畏向前?你是否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并非在时空中按下“暂停键”,在每个人生命的河流中,它是一场浴火重生的淬炼。

无论何时,这种勇气和豪情都不能丢,“赶考”应该成为一种常态。那么在这场大考中,宁夏科技厅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要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

时间紧、难度大、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处境危险。

这是一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是对各单位制度贯彻执行能力的检验。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宁夏科技厅党组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厅系统最重要任务、最紧迫工作和最现实考验。

紧急动员、精心组织,响应联防联控一声哨。

科技厅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专题会安排部署,坚决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在厅系统一半干部职工被封控、人手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组织三批70名党员干部脱岗下沉三个社区,协助疫情防控主战场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明确一名副厅长带队,以身作则扎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其余未封控厅领导每2天在各服务点巡回督导,及时掌握防控动态。

快速行动、全力攻关,织密科技支撑一张网。

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科技厅向公众重点普及病毒基本知识、居家隔离心理调适、个人和家庭卫生等知识;号召210名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科技传播者”作用,线上开展科技服务;去年谋划部署的33项科技攻关项目今年“开花结果”,在病毒预防诊疗、疫情防控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强化管理、供应物资,筑牢后勤保障一堵墙。

了解到兴隆、湖畔嘉苑、银啤苑和清馨苑等社区物资紧缺,科技厅及时向4个社区捐赠防疫防寒物品;同时迅速为下沉人员配备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防疫物资和电暖气、防寒服、保暖鞋等防寒物品,确保一线人员吃得热、穿得暖、防得严。

三个街道和社区都送来了牌匾、锦旗和感谢信,这便是最好的勋章。

考验的是党员干部作风担当

他是厅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疫情来袭,55岁的他第一批就报名下沉社区,但因要确保防疫业务两不误,他被要求留守岗位。

终于,他在第三批如愿以偿。经常,他结束夜班值守后又返回单位。临近年底,处室工作繁忙,不在岗,他心慌。

听说,他还利用志愿服务空隙时间,组织小组组员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并邀请服务小区退休党员共同交流。

他就是农村科技处处长徐小涛。处里四人全员参战,下沉比例在科技厅各处室单位最高。

什么是党性纯洁、作风过硬、勇于担当?

在科技厅选派的70名下沉社区服务人员中,53名为党员,超过三分之一是处级干部。这次大考,他们给出了最佳答案。

“我具体抓这项工作,我去最合适。”

“我是处长也是支部书记,要起带头作用。”

党组会上,厅领导争相带队出征,各处室和单位负责人积极请战下沉,机关党委不断沟通,确定在职工封控、工作繁重的情况下能否坚持服务,得到的都是肯定回答。

于是,我们还在名单里看到了马小明、李国锋、张斌等处室负责人的名字。

还有从脱贫攻坚战场转战社区抗疫的张天赐、曾明、穆海彬、李群。

明年即将退休的杨玉明,几次请缨,终于成行。

朱少绯将孩子交给八旬老父看管,全身心奋战。

闻令而动的老党员张邦起,让爱人跟他一起上场。

在基层工作24年的马会忠,再次报名来到一线。

他们坚守岗位、护佑苍生,以博爱书写对人民的大爱,映刻对党的忠诚。

未来的路再难又怎样?广大党员干部定将重振精气神、再添正能量,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姿态,凝聚起协同作战的磅礴力量。

考政治素质,也考业务水平

疫情是一场关乎干部能力的一场大考,好坏优劣直接展现在群众面前。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出实招、下硬功,守好基层防控阵地,加快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这期间,正常工作怎能停?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检验初心使命,越能体现能力素养。

“我们处没有女人。”

作为农村科技处唯一的女同志,荀晓赟从来不因为自己是女性,让处室工作受影响。

此次下沉服务,她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社区清理垃圾、配送物资。哪曾想,在她清理的垃圾中正好有来自密接者的,按照相关规定,她必须自我居家隔离监测7天。

隔离期间,居家办公的她联合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保障宁夏牵头申报的部区联动项目“黄花菜高山蔬菜生产”和“河套节水控盐产能提升”顺利完成科技部组织的视频评审答辩。

放眼整个宁夏科技厅,何止一个荀晓赟。

据悉,该厅疫情期间先后出台《宁夏科技金融补助管理暂行办法》《宁夏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宁夏实验动物管理办法》《自治区科技中介示范机构评价支持暂行办法》。

评审确定2021年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团队。

研究审定2021年自治区农业示范展示区、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立项了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第三批项目。

修订出台《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管理办法》《自治区众创空间备案管理办法》。

召开全区科技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第一次会议,筹备召开自治区科技奖励大会。

疫情防控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对科技工作者来说,这场大考考出了政治素质,也考出了业务水平。

他们卡点值守不含糊,值班之余司本职。防护服的穿脱之间,写尽对党的铮铮誓言。

“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成长”

“你吃饭没有?”

“大伙儿都尽量少吃少喝。换班的时候一脱,一套防护服就够用,做到物资不浪费。”

这是11月18日中午13时许,来自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85后于浩给记者的回复。

当下的青年一代,曾经受到社会上不少质疑与批判。对此最有力的回击,就是行动上的证明。

8月底刚做完囊肿摘除手术,听到社区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坚决要上的韩娟,是80后。

得知科技厅各封控点缺少防疫消杀力量,迅速成立“抗疫消杀突击队”的赵刚、苏胜亮、张利波,是80后。

其他同事都处于封控状态,结束一天的志愿服务又回到单位加班处理业务的朱惠娟,是80后。

面对一位女儿第二天有重要考试而不愿封控管理的母亲,在楼下耐心劝说4个小时的尹静静,是85后。

在这轮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面前,他们用行动实实在在回答了“当代青年是否有理想有担当”的深刻命题。

除了青年党员冲锋陷阵,此次疫情防控中还有8名90后群众的身影,最小的才24岁。

“不知是不是大雪引起了大家的焦虑,那天物资特别多,怎么都送不完的样子。脚下的防护服踩烂了,雪水钻进去行动更不方便。”桑楠楠在日记中写道。

比这更让她记忆深刻的,是成长。

在科技厅同心抗疫的浓厚氛围中,她和高东体会到了青春的平凡与不凡。

“身边的人都是我的榜样。我正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能够更好地成长吧,肩负起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

一个个请战红手印按下去,一封封入党申请书递上来。朴实的文字里,透出来的是责任与信仰。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理想,国家何愁没前途、民族何愁没希望?

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心手相连。相信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向世界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图片由宁夏科技厅提供)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