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者提出个性化髋关节假体安全区理论

2022-05-18 15:00:44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代小佩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周一新教授团队提出“臼杯矢状面角度的数学转换公式”,填补了国际空白,从数学原理上揭示了统治髋关节重建领域50多年的传统安全区(Lewinnek安全区”)不能成立的原因,并建立了病人特异性安全区算法,提出了个性化髋关节假体安全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的局限,建立了新型个性化手术规划方法。

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骨科权威杂志骨与关节外科杂志(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临床骨科和相关研究》(Clinical Orthopedics Related Research)上

传统⼿术中,对于⼈⼯关节假体到底安装在什么位置,医生们通常只知道个相对模糊的范围,缺乏精确的点位信息。

20世纪70年代末,Lewinnek教授提出了髋关节置换领域重要概念“Safe Zone”(安全区)。他指出髋⾅⾅杯的安置位置有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外展角40±10°,前倾角15±10°这一安全范围被称为“Lewinnek安全区”。自此,这概念统治了人工关节置换领域直今日。

曾经,学术界认为⼈⼯⼿术误差⼤导致假体不能放⼊Lewinneck安全区,是脱位的主要原因。随着计算机辅助⼿术的发展,骨科医⽣获得了精确放置假体位置的能⼒,提⾼了将假体放⼊传统Lewinnek安全区的概率。然⽽,越来越多的证据却表明传统Lewinnek安全区并不能避免术后关节脱位的发⽣。有⽂献称,58%的脱位病例⾅杯角度位于Lewinnek安全区内。

针对Lewinnek安全区的失效,近年来研究发现,脊柱骨盆姿态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是否脱位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如何根据骨盆姿态建立量化分析⽅法以降低脱位风险,是髋关节外科领域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回答上述问题,周一新研究团队建立了髋关节置换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推理临床验证,填补了国际上臼杯矢状面功能角度计算的方法学空白

研究团队发现,没有一个经验值可以满⾜所有⼈的需求,具体到每个⼈的目标值都是个性化的;从数学和运动学上证明“Lewinnek安全区”只是⼀个维的静⽌目标值,并不能正确指导髋关节假体安置,以同时满⾜髋关节重建在稳定性与活动度、髋关节合理载荷等⽅面的要求。

研究团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与算法结合患者术前站立位、坐位、蹲位等不同姿势下的骨盆⽮状面姿态参数,以避免撞击、脱位及髋关节负重面过载等为边界条件,形成个性化的运动学安全区,以指导机器⼈辅助THA⼿术的精准重建。研究团队还发现,髋关节重建中,如果股骨假体放置在10°-20°区间以外,则髋⾅假体理想目标值“有解”的可能性⼤⼤减小这⼀发现不但为股骨假体规定了安全范围,且提示了有充分理由改变传统髋关节重建的⼿术过程。

美国加州⼤学洛杉矶分校骨科研究中心Edward Ebramzadeh教授⾼度评价此项研究⼯作⽂中报道的算法实现了依据病⼈特点,量化预测术后脱位风险并制定更合理的术前计划,为导航或机器人辅助手术提供关键手术目标,使假体植入不仅“精确”而且“正确”,具有重⼤意义。

数学原理是建立骨科精准医学理论大厦的必由之路。周⼀新说道:“作为医⽣,我们循规蹈矩,遵从诊疗原则与常规,但⼀旦科学与临床证据支持时,我们又是⾰命者,坚决否定与放弃落后的观点与技术,哪怕他们曾经是那样神圣不可冒犯的”如何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将这些问题数学化,最后将数学化的推论结果回馈临床实践,⼀直是团队⼯作的主要⽅向之⼀。

通过这两项研究成果,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率先将量化分析与数学决策引入关节外科,更新了人们对手术目标值的认识,也颠覆与重构了手术流程研究成果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