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新科研成果育人!哈工程平均年龄28岁的科研团队解决大问题

2022-05-30 18:30:0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丽云 金声 朱虹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金声 朱虹

近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发射,此次为发射船进行结构动态监测的团队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在读大学生。他们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海结构物安全与舒适性团队。

哈尔滨工程大学突破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局限,创新育人模式,以最新科研成果培育创新人才,让学生站在老师肩膀上,在读书的同时深入到工程实践应用中,去接触真问题、解决大问题。

不唯书,大学生也有机会接触解决实践真问题

今年3月,哈工程船海结构物安全与舒适性团队接到协助完成“一箭五星”海上火箭发射测试任务,需要应用团队前期研发的振动噪声试验评估系统。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助力海上发射,两年前,这个年轻的团队就圆满完成了国内首次海上发射全过程的冲击响应数据采集任务。

团队指导教师、哈工程庞福振教授介绍:“科技创新的探索可以停留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层面,但无论想象有多远,最终必须用这些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将学生引导到具体工程实践中,涵养创新精神,通过真刀真枪的科研任务培养锻造创新型人才。”庞福振的学生进入团队后,学生会在老师引导下进入老师正在进行的科研攻关中,大到国家级项目,小到横向小课题,每位学生都从鲜活的前沿科研任务中提炼学术问题,最终找到自己兴趣所在和主攻方向。

试验是团队科研育人重要环节,“实船测试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大到试验原理、方案设计,小到某颗螺丝的匹配。”庞福振说。

一直在实验室做理论研究无法将科研扎根于实际工程应用中,而通过实船测试,同学们将书本所学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践融合,并在试验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面对疫情的影响,以及全国首次“一站式”海上发射任务要求,团队的同学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团队发扬团结协作的传统,通过科研上“传帮带”模式,分成3组开展工作,在一个月内高效完成了优化算法、升级系统,仿真计算、布置测点等一系列工作。

实船测试时会遇到突发情况,发射船离港第三天时,突遇阵风9级恶劣海况,集装箱外狂风暴雨呼啸而过。两位成员一方面担心传感器和数据线能否经得住雨水侵袭,另一方面也格外珍惜恶劣海况下发射船的监测数据,二人冒着危险迎难而上,经过一个小时的奋战,测试团队终于完成了对发射架、甲板动态响应等各类数据进行全方位测试,获得了第一手实船测试数据资料,填补了国内恶劣海况下发射船甲板、发射架动态响应等基础数据空白,为我国首艘海上发射船的建造提供基础参数,也为后续火箭海上运输及发射提供参考依据。

庞福振表示,协调试验现场的测试工作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和试验测试原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有时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也需要顶住压力按时完成,让学生在科研工作中锤炼耐受力、抗压能力,树立攻坚克难的科研品质和协作包容的合作精神。

只唯实,让学生也能成为“科研好手”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作为国家A+专业,知识面涉及力学、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培养能够跨界跨学科跨应用的高层次交叉型人才,团队从理论学习、实践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制定培养计划。同学们进入团队时都被明确,要把“7个1”作为自己不同阶段的努力目标:把好1方向、干好1科研、发好1篇文、申好1专利、写好1个本、谋好1件事、带好1个队。从什么都不懂到成长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每一位同学都经历了破茧成蝶的蜕变。

大部分同学刚进入实验室时都没有任何科研经验,常常会一头雾水。高聪进入庞老师团队后,先后经历了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再到找到路径和方向去知道的过程转变。

起初,刚到团队的高聪都说不清楚自己学的专业在是属于哪个科研领域,这个专业的知识有什么用,老师告诉他每周至少精读2篇文献、浅读10篇文献,靠着阅读文献,与老师、学长探讨,高聪渐入佳境,在老师指导下给自己定下一个科研目标——找到一种船舶振动噪声快速预报的方法。为了给这个科研目标找到理论基础,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整整7个月。

看到团队师兄们一项项科研成果落地,他曾怀疑、彷徨,甚至想要放弃。

“科研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问题的探索不要怕错误和失败,如果认定了目标,就要坚守方向、攻坚克难。”团队有一个“传帮带”传统,高聪的师兄们通过自身反复计算、试验、修改的科研经历,影响和感染高聪,科研就是要坐住冷板凳。他一次次在失败中重新投入到基础理论的推导中,最终找到了舰船结构线谱振动噪声快速预报方法,并以此科研积累成功完成科技成果鉴定一项,发明专利七项。四年稳扎稳打逐渐让高聪成为团队“传帮带”骨干师兄,在一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被上级领导赞誉“是做科研的一把好手”。

目前,团队中90%以上学生都有参研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及重大创新专项等课题经历。其中50%学生不但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理论、技术创新能力,还能独立带团队合作攻关。同学们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迅速接手科研任务,实现工作“零差距”“无缝对接”,他们中多人承担单位主要科研项目,成为技术骨干。

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