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土成路”又可复垦还田 超疏水生态土路有了技术标准

2022-11-28 12:55:5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洪恒飞 江耘

洪恒飞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11月下旬,记者从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获悉,由该协会发布的《超疏水生态土路建设技术规范》浙江团体标准近日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适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河道生态修复等领域建造超疏水生态田间道路、滨水步道等领域的工程建设,旨在减少传统建路方法导致的高污染、高耗能、高成本。

位于嘉兴平湖时尚中心周边的超疏水生态土路停车场。宋永生团队供图

据悉,该技术标准由疏科纳米疏水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浙江)中心等24家单位共同编制,规定了超疏水生态土路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设计要求、施工要求、质量控制与验收、后期维护和保养等主要技术内容。

该技术标准显示,所谓超疏水土,即用超疏水材料与原状土、素土、或其他不含植物、化学污染的土料以适当比例混合并干燥后,形成表面具有荷叶效应的超疏水土。由于传统的建路方法对土地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创新研发可以保护土地乃至复垦还田的建路方法,为业界所关注。

“应用仿生荷叶原理,团队研发出了环保型纳米超疏水新材料。”疏科纳米董事长宋永生介绍,通过将荷叶的疏水特性“移植”到土壤中,可以解决土路下雨成泥的难题,又能复垦还田,目前已在嘉兴平湖、安徽凤阳等地推广应用。

该技术标准明确,超疏水土路将保障乡村日常交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目标,以实现道路路线结构以及建设材料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谭映宇研究员认为,这一技术标准的发布,为生态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新路径、新材料、新工艺,更为缓冲带建设、生态护坡改造、基底修复等生态保护和健康重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