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为创新之源“松绑助力”

2017-07-11 08:32:58 来源: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 唐 婷

以人为本,为创新之源“松绑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五年回眸(下)
砥砺奋进的五年·科体改革

对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总工程师李春明来说,获奖早已不是新鲜事。在国防科研领域深耕30年的他,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就获得过三次。今年5月,他再次走上领奖台,获得一枚沉甸甸的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不同于以往的因项目成果获奖,今年首次颁发的全国创新争先奖面向的是科研中的“人”: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作为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中的一个新成员,全国创新争先奖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全国创新争先奖的设立,是国家促进创新的又一举措,是创新引领的风向标,必将大大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李春明说道。

把科技工作者从项目背后推到奖励的前台,凸显的是对科技创新活动中核心要素——“人”的重视。事实上,当我们细细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后的新政策时,不难发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这场改革的重心之一。

科技部今年4月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研究与发展(R&D)人员总量535万,均跃居世界第1位。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技队伍,有着齐备的学科体系,而且不像过去那样“缺钱少物”。

但毋庸讳言的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在作大会发言时指出,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束缚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条条框框,把鼓励创新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才无后顾之忧,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过去,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归国家所有,科研人员没有动力进行转化,大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同时,兼职兼薪这件事,在科研院所与高校规定中是被明令禁止的,几乎没人敢触碰这条“红线”。其结果就是,科研人员抱着成果在体制内清贫度日,而中小企业的科技需求也难以被满足。

是时候打破僵局了。去年11月出台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科技成果产权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

“以前搞农技推广心里老不踏实,牵扯到成果转化的具体经济关系时很难把握,生怕违反规定和制度。”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张放说,现在国家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就是倡导创新创业,拓展了成果转化和服务的空间和深度。

与激励相伴的是,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过去,科研人员管理简单套用党政干部管理模式、“一刀切”的人才评价方式等。随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在科研人员管理的各个方面正逐步形成区别对待、分类管理政策。

比如,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转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科研人员出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不执行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批次限量管理政策,其出国批次数、团组人数、在外天数根据实际需要安排。

年轻,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优势,有时也难免是劣势。“对人才的资助最重要的是前期的雪中送炭。一个年轻人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出站,除了自己的导师外,可能和科学家群体还没有多少接触,没资源没经费。”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院士看来,2015年启动的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正是“雪中送炭”的资助计划。该工程每年选拔200名左右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连续三年给予每年约15万元的稳定支持,资助他们开展原创性研究。

在相关国家计划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冒尖”。据统计,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完成人中,最年轻第一完成人年龄分别为38岁、36岁和39岁。(科技日报北京7月10日电)

责任编辑: 李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