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业振兴急不得、等不得,也慢不得

2021-10-15 14:07:5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姜靖

科技日报记者 姜靖

“种业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急不得、等不得,也慢不得。”在第二十一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上,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说,“要结合我国实际,遵循种业创新发展规律。总体考虑是今年要起好步,利用3年时间打好基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发展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生活质量。为进一步研讨推进动物育种“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10月14日下午,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育种学分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承办第二十一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15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25家企业单位代表汇聚北京,围绕“良种传天下,科技创未来”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孙好勤说,今年是全面实施种业振兴的开局之年,畜禽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下一步,要重点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攻关、企业主体培育、供种能力建设、市场环境治理五个方面下功夫,破除卡点、补上短板、做强优势,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较大的突破。

今年,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明年有望开工建设。我国今年3月还启动了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摸清17种传统畜禽最新状况和变化趋势,查清16种特种畜禽和蜂、蚕资源家底。

“2021年迎来我国种业的春天。”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杨宁说,种源安全被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据了解,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就总体要求、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作出一揽子安排,强调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表示,为了推动我国生物种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品种培育与转化三支队伍,在种业创新人才、科研成果评价上实现了新突破。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担负着为国家种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的责任与使命。他希望各位专家代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分享交流成果理念,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作了“系统研究宿主与菌群互作机制,致力缓解畜禽与人类争粮难题”的报告。

本次会议聚焦“良种传天下,科技创未来”,吸引了全国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大会共收到投稿论文摘要747篇,涵盖育种、组学、生物信息、生物技术、统计方法等各个领域。同时,为鼓励更多优秀青年学子投身科研创新,推动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本次大会特意设置了青年科学家论坛,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和合作展示平台,为进一步提升动物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 陈可轩